夫们也学不来太过文绉绉的逢迎拍马,文官们被其锋芒所摄,一时都有些退避三舍,没有人会在这时候跳出来指着他们涂炭生灵,除非他们脑子被门缝夹没了,反正死的是异族人,当然越多越好,死干净了才好呢!
庆功宴一连摆了三天,作为将军的祖母,终于有资格被人称一声老太君的陈卫氏百感交集,就连皇帝都因为她教育出了一个出息的孙子而对她尊敬有加,这让她恍惚回到了年轻时刚嫁给侯爷时的风光——当然,那时殷朝太过腐朽,皇帝反而可有可无。
战乱的年代总会让人印象深刻,老夫人其实不愿意回忆那时候的腥风血雨。她身为内宅的妇人,要熬过男人不在家的日子其实十分艰难,若不是一直还有一股怨气支撑着自己,她也不会等到荣光的这一天。
摩挲着手掌下的龙头拐杖,从此后她除非在正式场合还须对皇帝三跪九叩外,便是见到皇后娘娘也不需行大礼,她的底气猛然之间足了很多,就连头上李静柔亲手缝制的抹额都开始有些发烫,一如她此刻无法平静的内心,掀起滔天巨浪。
第一天她被皇帝封为上宾参加了庆功宴,皇后娘娘亲自作陪,后两日她便没有再出现,龙头拐杖也被普通的手杖所替代——上位者一般都不愿意经常见到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她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见好就收。
内心深处却说不上满足,还有一种异样的空虚。
那日在宴席之上,洛宁王妃客气的打了招呼,甚至以晚辈礼十分恭敬的对待,口称“老太君”。这个封号在大晋朝绝对独一无二,至少她这里是头一份。
但她也不是傻子,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董小宛话语之中的疏远和冷淡,比起那日找她商量时的同盟关系,分明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变。
那态度,表现的十分明白,是不愿意再有所深交的意思。
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却想不明白,最后只能归结于洛宁王妃心里有落差,虽然她并不觉得董小宛是那种见不得人好的女子。
陈景瑞被委以重任,任职兵部,军职还是大将军,地位却和兵部尚书平起平坐,但相比之下要清闲的多。不过这也是相对的,皇帝除了将京城的京畿卫交到陈景瑞手中之外,还让他和李长青一同监管西山大营——李长青这几年其实已经不大管事了,去西山大营也是走个过场,等于是一下子将整个京城的武力都交到了陈景瑞手中。
他还那么年轻啊……就被委以如此重任,皇帝就不怕拔苗助长么?
京中很多人都眼红,可他们除了质疑他的年龄,却拿不出别的理由,皇帝一句性情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