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江琳哈哈哈笑了一通:“幸好是你拉了我一下,不然我也要报华清了。”
王樱在报志愿的时候给了她和张娜参考,成功把一个要报华清,一个要报北大的两人拉了回来。
三个人,王樱报了京市医科大学,江琳报了省大药学,张娜则是报了省城的一所大专院校。
王樱回想着那时候估分的情况,说道:“你成绩应该大差不差,真要是不成也不怕,大不了就是再来一次。反正大学最好是要读的。”
江琳的水平是有的,关键是糖厂的医务室得不到什么历练,这几年看来看去都是小毛病,稍微大一点的毛病都看不着。
真在这里消磨十来年,往后怕是不行的。
江琳:“你说的对,我是一定要去读大学的。”
不读大学干什么?留在厂里找个男人结婚?
江琳才不愿意呢!
到了一月中,成绩终于陆陆续续下来,因为在职高考的人不少,糖厂的后勤部门天天有人堵着问。
所以糖厂干脆每天都把收到通知书的人名字贴在布告栏,终于有了些古代张贴上榜的感受了。
江琳连着好几天去蹲守看结果。
王樱虽然辞职了,但是当初报考还是厂里开的报名表,所以通知书自然也是寄到了厂里。
于是,这天半晌午,江琳就急匆匆跑来通知王樱。
“快快快,你的通知书下来了!”
“京市医科大学!”
第118章
糖厂今年参加高考的人不少, 国营厂子毕竟学历整体过关,消息也知道的早一些,但是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仍是凤毛麟角。
偌大的一个厂子, 报了几百人, 最终考取大学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所以王樱这个京市医科大学就显得很金贵了。
不仅金贵,还让人眼热。
江琳羡慕的不得了:“赶紧走着,广播上已经念了好几遍了。”
但凡是考上的,厂子也乐意做脸, 甭管是什么大学, 都会在大喇叭上宣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