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阁”畅通后,潇璇又要在师父跟前侍疾,暂不能给容辉喂招。黄昏时分,容辉锁了药房,吃过晚饭,已是华灯初上。既无知己相伴,哪有兴致观景,索性回院中练拳。
道家拳法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初学者练拳,旨在通络活血,以力引气。容辉内功已至“先天境界”,潇璇就教他“以气御劲,力由心生”。
他眼观鼻,鼻观心,气行全身,冥心感悟,试着以真气驾御四肢百骸。一套拳打得如行云流水,强弱随心,快慢自如。收功后全身毛孔虚张,轻汗勃发。更觉得肌骨轻灵,腋下生风,全身无不舒坦。
时值四月上旬,夕阳早落,霞光耀天。映得星月含羞,光彩迷蒙,另成一番景致。容辉长吐一口气,满心惬意。回屋喝了杯凉茶,又拿出一柄木剑,练起剑来。
剑,乃百兵之君,不过刺、削、点、斩四样击法。只因攻守互博,才衍生出各种招式。剑,因用途不同,又分长短、宽窄、软硬和单双。名家佩剑,更有讲究。功法若属刚猛一路,则多佩硬剑,以劲力制胜。功法若属棉柔一路,则多佩软剑,以路数取胜。
容辉初学乍练,性情未定,潇璇就只准他用木剑。虽只教了他二十七式“初级剑术”,却以各家上乘剑法喂招,让他活学活用。等日后定了心性,再请人量身铸剑。
道门剑法与别家不同,讲求掌法和步伐配合,与敌周旋。那一剑旨在避实击虚,直取要害。练剑者若心性急躁,沉不住气,对敌无异送死。正因如此,教习才不教新弟子剑法。潇璇常陪容辉日出日落,也旨在磨练心性。
容辉本不是急脾气,当日见潇璇演练,似翩翩起舞,只惊为天人。这时手持木剑,一连数招都是“擒拿”和“趋避”,转几圈才刺出一剑。月下舞剑,晃晃悠悠,只差一壶好酒。
他练到月落才睡,朦胧间忽听细索声响,应声惊醒,凝神辨别,竟传自药房。“有贼?”一跃而起,光着脚翻出窗子,悄声穿过小院,蹲到了药房窗下。
正值子夜,星光璀璨。隔窗敞开,恰好映出一道白影。容辉冷冷一笑:“朋友!”双手搭在沿上一撑,合身扑入。十指飘飘忽忽,直抓那人肩头,正是刚学的三十二路“擒拿手”。
他手还没到,忽觉一道疾风袭来。心头一凛,急忙变招。他常和潇璇在夜里拆招,闻声辨位,已颇为熟悉。三只手来去如风,呼吸间拆了十手。“他怎么只用右手,难道是个独臂人?”心念浮动,左手架他右手,右手并指如刀,直切他左肋。
这一招原期必中,双手刚动,忽觉凉风侵袭,右肋似被刀锋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