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想简单了,大家现在对化肥半信半疑也正常。
但纪炀可太知道化肥的作用,更知道以后看出化肥的效果,整个扶江县都会出现抢化肥热潮,为这事打起来也未可知。
毕竟化肥等于粮食增产,谁不想让自己粮食增加?
这可是做梦都想的事。
不管粪肥也好,植物肥也好,施肥下去之后,十到十五天就能看出庄稼的不同。
之前马同峰那六家不就如此,在农作物刚出芽的时候,已经欣喜若狂,肯定是看出了施肥的效果。
那六家都能看出来,没道理其他乡亲看不出来。
现在大家觉得各自做得百斤肥料不少,用着用着,必然不够。
不够之后会出现什么场景?
纪炀觉得马同峰跟他家偷粪肥的邻居已经做了最好的说明。
作为知县,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等全县都在找化肥的时候干瞪眼。
更没道理守着“金矿”哭穷。
纪炀见凌里长等人确实不理解,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你们先做,如果到时候卖不出去,全算我的。”
全算知县大人的?
纪炀继续道:“你们信我,以后只有供不应求的时候。到时候恨不得直接卖原料。”
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他们制作化肥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别人购买的速度。
作为承平国第一个化肥厂,绝对有这个待遇。
凌里长听着知县十分确定的语气,又想到儿子凌县尉平日跟他说的话,儿子说他们知县十分可靠大方,而且很有想法。
要不然试试?
可凌里长还是道:“您不是还要在这待上两天,要不然让我想想?跟村里的人,村里老人们都商量商量。”
这自然可以。
纪炀点头:“眼看马上要秋种,你们快些商议好,然后就可以着手准备这个加工厂了。”
如果真正开设鸟粪肥作坊,制作肥料的工序还要再细致点,作坊的员工们还要培训。
现在八月底,算着时间紧赶慢赶,应该能赶上九月的播种豆子跟大白菜。
所以纪炀说要快点商议好。
凌里长点头:“在您回县城之前,我们肯定给个答案。”
凌里长也没想到,知县大人因为他们村里临时搭建的制粪肥棚子,还有了开作坊的想法。
当天晚上里长便召集村里人开个小会。
其实讨论出来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粪肥卖出去了,大家都挣钱,另一个是卖不出去,白费了力气?
可有个老人家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