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
“哥!”李愔仍在争辩,“这不行!一定是他们暗中做了手脚!”
“你给我住嘴!”他一把抓过李愔的衣襟,好让他闭上嘴巴。
第九十一章 国丧祭仪
唐制规定,皇帝的丧礼有属纩、复、设床、奠、讣告、沐浴、含、袭、设冰、设铭、悬重、小敛、小敛奠、大敛、大敛奠、殡、筮宅、启殡朝庙、祖奠、葬仪、虞祭、袝祭、小祥变、大祥变、禅变等繁缛细密的葬仪程序,以体现天子至高无尚的地位。
我们用了十天的时间,快马赶回长安,累得筋疲力尽。整座太极宫已是白茫茫一片,白幡引、白帐幔、铺天盖地的白色,将春日的明媚完全打压了下去。
太极殿内哀声动天,天子的灵位就设在这里,文武三品以上哭于庭,四品以下哭于门外。
李愔进入太极殿,一头扎在灵位前,号啕大哭,捶胸顿足,“父皇!父皇!您怎么好端端的就走了!儿臣也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儿臣走的时候您还是好端端的!您怎么说走就走了!”
两侧大臣听他这么一哭,全都闭上了嘴巴,只听他一个哭天喊地。李愔哭喊中句句带着疑问,句句似在质疑李世民的死因。
李恪则依礼参拜李世民的灵位,跪在灵前一言不发,自是泪流满面。蜀王妃领我跪于殿内右侧的女眷处,内外命妇、公主、太子妃、后妃俱在,就是不见阎婉,皇子中也不见李泰,难道他们夫妇不曾回长安奔丧。
“父皇!父皇!您怎么好端端的就走了!儿臣也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儿臣走的时候您还是好端端的!您怎么说走就走了!”李愔来来回回哭喊着这几句,又加了一句,“母妃不在了!您也走了!儿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儿臣不如跟你们去了!”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抽出一柄小刀,伸在脖子上就抹,唬得众文武一涌而上,总算把他给拦了下来。
侍中于志宁、吏部侍郎高季辅,一个拖着李愔一只胳膊,相劝道:“大王节哀!您这样大哭大闹岂不是有违礼法!”
李愔才不理他们那一套,挣开两人的羁绊,又是哀哭不止,惹得一干群臣也跟着哭。
两人是拿李愔没了辙,又跑到李恪面前相商,“殿下,我们是劝不动了!您劝劝蜀王殿下吧!”
李恪没理他们,独自悲伤。高阳公主不知从哪儿站了出来,格外显眼,人家穿白,她穿黄,冷冰冰的一张脸,没有任何表情,“本宫倒要问问你们!父皇殡天,六哥千里迢迢从江都赶回来!难道你们不许他哭!你们把九哥叫来,我倒要问问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