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里,白色的栀子开满如宣阁,配着白色的幡帜、帷幕和青青绿树,略显苍凉。
我让落雁她们在廊檐下支起纱帐,铺上茵褥,好让孩子们乘凉睡午觉,仁儿和琨儿却是怎么睡不着,两人穿着一模一样的缌麻白袍,久久依在我身边儿。
“娘,父王什么时候回来?”仁儿抬起清亮亮的眼睛,小手里攥着我的一角白裙,似是怕我突然离开。
“过些日子就回来了!”我摸摸他的柔柔发丝,额上多了一抹刘海儿,挺英气的一个小男孩儿看起了文静了些,“谁给你弄头发?”
“外祖母呀!就喜欢给我梳这样的头,难看死了!”仁儿撇撇小嘴。
烈日当头,好在如宣阁有浓荫遮蔽,正午静悄悄,未免让人生困,琨儿在我的怀里昏昏欲睡,只好抱着他回到寝室里。
我把睡熟的琨儿抱在榻上,又吩咐闭月她们摆上冰盆,顺便把仁儿也脱了鞋子抱上去,叮嘱道:“陪弟弟睡觉!不许淘气!”
“我没淘气!”仁儿打了个哈欠,用小手拍了拍嘴巴,总算乖乖倒在枕上。
这次倒是听话了!这些孩子里就属他最难缠,鬼灵精一个!我也歪在榻上,给他们两个盖好薄被子,一时间又昏昏沉沉,再次睁开眼睛时,两个小家伙完全进入了梦乡。
闭月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低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殿下回来了!在蘅芷阁!”
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回来了!一代英主魂归昭陵!人都有这一天,帝王也好,将相也罢,难逃的宿命!
重新抿了头发,在白裙外套上缌麻衣,穿着尽量中规中矩,免得被他误认为我对他父皇不敬。
推开蘅芷阁的门,才知道这里完全变了样子,帷幕全都换成了白色,地上铺着苫席,所有摆设一概不见,只留有一张书案。他仍是一身重孝,坐在书案前发呆,脸色不大好,双颊微陷,不再有往日的神采。
“回来了!饭用过了吗?”我问了一句,他连头也没抬,又牵起他的手相劝,“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十岁那年母亲去世,我也是不吃不喝,哭了好些天!生命中少了支柱,突然就空荡荡的!往后的日子还长,我们还要好好活着对吗?”
再看他时,已是泪满衣襟,这两年是怎么了?丧事一件接着一件,贞观二十二年萧皇后病逝,贞观二十三年又是李世民与淑妃,让人想都想不到!心伤还要心来医,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慰的。
第九十二章 看朱成碧
新年伊始,迎来了永徽元年,有着盛世标志的贞观两字也在历史长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