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凭借着姻亲关系,父亲官运也算亨通,后来又有了我们兄妹三人。只是因外祖父病逝而家中并无子息,便选了旁支的子侄过继,承袭永宁侯府爵位,后来……外祖母也相继离世,侯府与母亲关系就愈发淡了。父亲一直苦心经营,意在权位,对母亲日渐冷淡。她离世前曾同我和大哥说过,父亲冷心薄性,这辈子她选错了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叫我们一定要记住她的教训。”
听完这番话,两人默默许久,郁华枝眼神中有些茫然,“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父亲或许从未喜欢过母亲,有的只是利用,又或许喜欢过,但那些个喜欢也是建立在外祖父提携之上的吧。”
“姐姐你知道,我一直对父亲没什么期待,为了平步青云,他什么都做得出来,自然不能依靠他。也是因为这个,我这才想法子制纸,攒一点积蓄,至少以后日子也不难过。”
郁晏欢轻叹,“我知道你对母亲印象寥寥,也因你年纪尚小就没细说,现下说开了也好,你我也少了些顾忌。”
“我学着掌家是因为我害怕,怕若真的无人料理后宅之事,父亲会娶个续弦的主母,到时置母亲于何地,我们三人又如何自处呢?”
两人越说越觉凄凉,如此交谈竟能让夏日的夜间透出凉意。
郁华枝苦笑,“若非良人,何苦托付,枉为他人做了嫁裳,母亲的殷鉴不远,我们也该擦亮了眼睛才是。”
郁晏欢摇了摇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始终是父亲,若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如何能拒绝呢?”
郁华枝瞧着槛外池中的涟漪,出了神,“如今的情形,只得奋力向前,日后有转机也未可知。”
两月之后,京城已入初夏,春花纵谢,但城中芙蕖骨朵摇曳生姿。
眼下时兴诗会雅集,从王公贵族到秀才举人,不拘什么季节,皆好吟诗作赋,若四韵俱成,外再捎带点意境,友人少不得是要夸上几句:文采甚佳,腹有诗书的。
百姓观莲,只觉莲花浑身是宝,既可食用也可入药,可不会说什么: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2]。
京中尚文之风气由来已久,故而笔墨纸砚的生意兴隆,尤其是以山陵公子为代表,外间传闻山陵公子所制的纸工艺极为复杂精巧,若略点饰金箔花瓣或以香料熏蒸入纸,则市价更高。
物以稀为贵,京城中人无一不以用山陵先生的纸写诗作画为谈资,若不是纸张数量有限,京城其他纸铺也只怕生意寥寥。
而此刻的山陵先生正面带喜色,坐在铺子后门的马车上数银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