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强迫,然此举颇有成效,大多百姓看萧国军规严苛,政令皆利于民,便也易了户籍。
其实自古以来百姓对谁为主君并无太多意见,只要主君贤德,厚待百姓,在其治下可安稳度日,不饥不寒,黄发垂髫自得其乐,便已十分满足。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不说萧国此举极为高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此举消解了百姓怨怼之心,更得了实际的好处,天长日久,便也尊萧国为主君了。
此举传到京城,众人也稍稍安心,即使是做最坏的打算,他日若元贞国被萧国全然吞并,百姓的日子应该也不会难过。既最坏的情形是如此,市坊便又恢复了生机,百姓不再终日惶惶。
这日萧国太子慕寒之、怀化将军赫连羽及一众大臣便入宫上朝,一行人刚踏入殿中,朝臣皆噤声,暗自打量来人。
慕寒之无甚在意,含着和煦的笑意环视了一圈,见众人眼神中有揣测,也有忌惮。
离龙椅不远的下首置了把金丝楠木椅,大监想着慕寒之说自己腰不好,便添了两个鹅毛软垫。他熟捻坐定,瞧着十分怡然自洽。
随慕寒之前来的还有不少文臣武将,最为打眼的莫过赫连羽,此人便是萧国镇国大将军赫连啸长子,虽战场杀伐多年,却不染纤尘,往大殿上一站,众臣竟是看得眼睛都直了,直叹好一个玉面将军,不由暗自感慨:这要不是敌国之人,倒真是女婿的最佳人选。
自几人踏入殿中时起,便已注定,今后的朝堂迟早将分割为两派,或有趋炎附势之辈,则欲投向萧国。或有誓效忠元贞国、一腔热血之辈,然朝中细数,竟只寥寥。还有一些大臣立场上不明朗,只怕是欲审时度势,谨慎决定自己究竟效忠哪方。
郁文亭身处其中,看着众人满脸思量,只觉着眼下朝臣心思浮动,说不定是个上位的好时机。他自萧国占领元贞国北部疆域时便已做好打算,刀切豆腐两面光,既要接着讨好玄奕帝,又要向萧国表诚意,总归两头都不吃亏便是了。
不消一刻,玄奕帝驾临,落座后便看向一旁端坐的慕寒之,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萧国太子不远千里赶来,一路风尘仆仆,竟未歇上两日?朕可有些过意不去了。”
慕寒之并未起身,只温和地笑道,“多谢陛下关心,本宫实在关心元贞国政事,若耽搁了日子而延误正事,只怕也有负陛下所托。”
玄奕帝宽袖下拳头早就握紧,却见宰相朝自己摇头,这才深吸一口气,“太子说得有理,今日众爱卿可有本启奏?禀上便是。”
却听慕寒之继续开口,“陛下、诸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