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心跟我大燕休战通商,但是北疆国内不少势力是反对的,北疆人蛮化不开,他们认为抢劫才是正道,让那些粗蛮的北疆人接受通商实在困难、”上官清久居幽州,一直以来都跟北疆人打交道,对这些北疆人的性情最了解不过了。
虽然上官清很赞成燕凌的通商之策,但终究是怕北疆人没有耐心,无法接受通商的事情。而且,北疆人是很不会做买卖的,一旦北疆人在通商中吃亏太多,那北疆人积怨之下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也不一定呢。
无商不奸,在任何时候都是定律。上官清深知中原商人的奸诈,那些蛮化却诚实的北疆人在通商时候必定是要吃亏的,而如何保证不让这些北疆人吃亏实在太难了。
“陛下,通商、设置陆关虽然是好事,但恐怕难以操控,下官知晓陛下的计划,但陛下的计划跟以前设置互市有太多的不同之处,通商队伍在进入他国之后因为没有监管机构难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上官清见燕凌审度的看着自己,便又解释道。
听到上官清的这句话,燕凌总算是听明白了。而且也觉悟到自己所设立的陆关和通商之事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历朝历代之所以只在边境设置互市是有其道理可言的。
因为古时候多数人知识有限,当两国商人行商之时便难免有不公平交易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无法杜绝和监控的,即便燕凌在国内设置五万人的陆关人员也是远远不够的。
时代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斗争和磨合,要想从无到有更是需要经历破茧般的折磨。
燕凌明白自己的计划有些超前,甚至因为这个超前的计划,会引起不少的动乱也不一定呢。
“你的意思是朕不应该设置陆关?不应该跟北疆进行通商?而应该开放互市吗?”燕凌斟酌半晌,才开口问道。
上官清再次摇头,道:
“陛下能够开放陆关是好的,而且如今燕国的形势也的确需要开放通商,否则不仅是国内的商品无法流通,甚至北疆人也会因为得不到中原商品而再次南下,臣怕北疆若是卷土重来,我燕国已经无兵可派。多次战争虽然是我燕国方面占了优势,但就消耗而言,北疆人战斗力的损耗远远在我大燕之下。北疆人口数百万,人人皆兵,而我大燕人口千万,兵员不过百万而已。硬拼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也正是上官清忧愁的地方,他看出了燕凌通商计划的弊端,但是他也明白通商是必须进行下去的,且刻不容缓。而如何避免通商中意外事情的发生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北疆人难道有动静了吗?”燕凌暂且抛开通商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