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来的料子,纹样款式时髦,连王鲸都过来问这是哪家衣店的裁缝制作的。
“牌坊前那家衣店,进的一批布料相当不错,你还没有过年新衣,就又让多做两套。”
赵夫人掌管着一家财物,向来奢靡,启谟又极受她宠爱,平日衣鞋,哪一样不是最好的。
“娘,那我先回房歇息。”
赵启谟起身鞠躬,登楼回房。
西厢有三间房,住着赵启谟和书童,这里安静,空寂,适合读书。
去年,来闽地,赵启谟的书有一箱。在这里住下一年,不觉又买了许多书,堆满床头。
赵夫人一日过来收拾,便说,也该有个书房。
于是第二日,奇偶有两位木匠,来到西厢空置的那间房,弹墨锯木,构建书架。
书房就在赵启谟寝室隔壁,窗户朝东。
自从书房建好,赵启谟几乎都待在书房里,也只有入睡时,才回寝室。
有那么几次,听到李果在寝室窗外叫唤的声音,赵启谟搁下书,又拿起,终究没有动弹。
清风侍立在一旁,伸着脖子朝窗外看,东向的窗户,根本连李果家的屋顶也看不到。
后来,李果便也就不再来了。
读书至深夜,清风熬不住,已回房睡下。赵启谟独自收拾书案,执烛火回寝室。
赵启谟脱下外衣,上床盖被。
躺在床上,看着紧闭的窗户,赵启谟想冬日风大,到春日再启开吧。
这么想着,打个哈欠,挨枕睡去。
睡下没多久,迷迷糊糊中,隐隐听到窗外有声音,赵启谟醒来,发现他没有熄灭蜡烛,烛光还亮着。
“启谟,你在吗?”
窗外确实有声音,呼呼风声中,还有个男孩的唤声。
赵启谟披上外衣下床,不慌不忙打开窗户,一阵冷风灌入,烛火熄灭。
“这么晚了,有何事?”
语气不觉有些埋怨。
“我,我以为你回京城了,好多日,不曾见你。”
李果没头没脑一句话,他没料到赵启谟看到他,竟是显得不耐烦。
赵启谟在背风处点燃烛火,罩上灯罩,橘黄光下,他看见窗外冷得直哆嗦的李果,再次开口,语气已软化。
“我几时说过会回京城,我爹妈都在这里,不回去过年。”
李果听到赵启谟这么说,开心笑着,捧着一样东西递过来。
“给你,是水仙,过年会开花。”
陶钵里长着一些像葱一样的植物,还顶着几个淡绿的花苞。无土,只是用水栽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