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解释来说明的话,前者在于『学习』与『模仿』,后者则是『分裂』与『独立』,两者同样的病症皆会出现『主要人格丢失』的现象,但前者的记忆有绝对的连贯,后者有时是非连贯性的记忆片段,甚至会出现多重空白记忆。
人格分裂可被称为多重人格,后又称为『解离性身份障碍』,跟较接近单纯精神分裂症的『彷彿人格』有一定的差异。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是稳定、能够发展完整、拥有各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能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此时原本的人格对这段时间是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间有些会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甚至可以内部沟通或进行内部会议。另一种情况,人格并不会察觉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时间遗失』现象。通常在此分裂现象开始时,原本的人格并不知道『他人』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情况时,也无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事实上,很多所谓的『鬼上身』现象,其实可能都是解离症来的。另外,多重人格患者的记忆断层有时也会伴随着强烈的头痛。
他们每个人格的性格与爱好,跟主人格皆会有差异,例如如果主人格的性格乐观,產生出来的新人格就是个悲观论者。人格们有各自的记忆、人生、姓名、嗜好、秘密等等。患者将引起他们痛苦的记忆与活动,进行压抑并且从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会因此丧失自我的整体性与意识,患者的性格多半敏感多疑,容易產生羞耻感。
各位注意了,无论是刚才提到的彷彿人格还是多重人格,他们的起始原因多发生在幼时或压抑自身不堪的过去与痛苦所產生。虽然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行为,但围绕在内心的外墙也将会使自己更加黯淡,最后甚至消失,导致连一开始究竟哪个是真正的自己都会忘记,產生巨大的混乱与人格崩溃,不过彷彿人格却不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即使彷彿人格患者多疑又显得自卑、羞耻,但只要不触及诱发其想起那些痛苦片段,他们的性格是相当稳定的,自身价值的崩溃是压垮他们的最后稻草,而这根稻草也是令他们寻找『新的人格』的开始。并且是透过模仿、学习及揣摩而得到。此类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当强,不同于多重人格的记忆障碍,他们身上的技能与记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即使出现『交换』的现象时,也不会有『时间遗失』的情况发生。揣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