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对方肯定会做出更为过分的报复之举,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能做的有限。
不过也正因对方没能做出什么具有破坏力的举动,她才没有及时收到相关汇报,毕竟这些妃嫔之间的相互交好,或是言语挑唆、争执,没有闹出什么后果时,都只能算是她这个太子无暇关注的小事。
虽然有些心疼自家那位一心待人以诚,却总被辜负的老父亲,但是在她看来,这也是个很典型的教训,所以她并没有选择隐瞒。
正宁帝在听说这件事后,确实有些受伤。
“安嫔折腾这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图什么啊?朕自认不曾亏待她,没将她的娘家人全都诛杀,已经是我们爷俩仁慈的结果,要不然,以那许家犯下的罪,直接诛三族都不过分。”
“可能是她觉得,父皇理应看在她的面子上,应当对其娘家网开一面,父皇却没给她留这个面子,她就心生怨恨,认为我们爷俩是杀她父兄的凶手。”
何殊觉得,这应该是最接近对方的思维想法的推断,虽然她实在理解不了这其中的逻辑。
正宁帝也理解不了,“莫说她只是朕的妃嫔妾室,就算你母后在娘家犯下这种大罪,朕也不可能手软,她凭什么认为自己该有这么大的面子?”
那可是拿着武器企图逼宫的叛举,若非太子在事前谋划得当,不仅及时掌握了对方的动态,还给对方设了个圈套,那场叛变可没那么容易善了。
要知道纵观历史过往,每次的逼宫事件,都会发生激烈的流血冲突,给朝廷与宫里造成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保住安嫔不受娘家所犯之罪的牵连,已经是莫大的开恩,对方却不知足,还反过来记恨他,实在让正宁帝深感荒谬。
“只能说是人心难测,还好宫里在安全方面向来慎重,没给她留下可以坏更大事的机会,要不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毕竟他们爷俩这些年来,做的事太过招人恨,稍有疏忽,就很容易遭人所害,何殊对此很有自知之明,在安全方面尤其谨慎。
正宁帝深以为然地点头,有些意兴阑珊的摆摆手道。
“派人将她送到清缘寺吧,既然她对自己的娘家人如此情深意重,就让她在清缘寺中为她娘家祈福,看她能不能为其娘家人消减几分罪孽,还有几个,派人问问她们各自的意思,看她们是选择去别庄,还是清缘寺,是朕将她们想简单了。”
若那些娘家同样因各种罪被罚的妃嫔也都心怀怨恨,不仅他自身的安全,连太子的安全说不定都会受威胁,正宁帝绝对无法接受这种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