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就把这句话刻在他房间的床头,托一位工匠给上了漆,还简单装饰了一番。他回来看见的时候,下巴差点没掉下来。可那工匠回去以后却发了疯。
他发疯并不是因为我对他施了什么幻术,而是因为他自己太大惊小怪了。
起因是我这自恋的师父非要说什么,他自己实在是太帅了,仰慕他的男男女女实在是太多了,总来找他,弄得他烦不胜烦。于是他实在没办法,就在屋子外面施加了幻术,这样一来外面的人就看不见了。
可怜那被我请来在银魅床头刻字的工匠,出了屋子以后,偏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屋子不见了。这可好,他一下子被吓得不轻,飞奔回云城,跟邻居说郊外的林子里面有豪宅,可他出来以后走几步一回头就不见了。大家听了以后就把他送去疯人岛了。
可见所谓疯和正常也没什么绝对的区分,大伙儿觉得他们是对的,你就是疯子,哪怕你是清醒的也没用。这恐怕就是屈原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契诃夫的《第六病室》也写得是这种情怀。
☆、第三十八章 第二十九房小妾
其实回月斋就在云城郊外的林子里,但是世人却说它很神秘,甚至还有人说回月斋的人都居无定所。额,那我们也太苦逼了吧,居无定所……
世间神秘之事尽是因为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乱猜乱说。更可怕的是,哪种观点信的人多、或者信的人够分量,哪种往往就成了真理。这种对观点的遴选,常常是盲然而不顾事实佐证的。比如很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那个重的东西先落地,然后引来小学课文上,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落下balabala的。
亚里士多德本人是很牛的,号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他给科学分了类。而且在那个时代,他能做出那么多成就,真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后来的教会可能是由于无知,也可能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把他奉为权威了。
亚里士多德都死了埋在黄土,还要被几亿小学生嘲笑,实在是无辜。而这些小学生在嘲笑他的时候,却正在接受着很多被动灌输的思想理念,可这些孩子却因为年纪小而无力分辩理念的对错。
在这种单一思想灌输,而不是培养鉴别能力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等他们长大了,意识到小学时接受的东西不一定对时,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变成怀疑主义者;或者就是信仰缺失,只懂得追逐金钱。
嗨,想这些做什么,我现在就有财产损失了。我低头看着被毁掉琴弦的独幽,瞪了一眼那个一脸无辜的破坏者,腾地站起身来,一挥衣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