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朝堂之上又有着一场血雨腥风在等待着他。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去年冬天,那时天气格外寒冷,一些贫困地区不断传来有人冻死的消息,而正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天,辅佐了四代帝王、如今年事已高的杜威也患了严重的感冒,身体可真是大不如从前。轩为了能够让他尽快的把身体养好,恩准他可以不上早朝,还派了太医亲自为他诊治,但杜威那早已油尽灯枯的身体却依然不见好转。
为了能够专心养病,他也提出辞呈,但又考虑到朝廷的局面并不十分明朗,所以也没有急着赶回老家,他一边在家养着病,一边给轩做幕后的军师。一旦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轩就会亲自上门拜访。
然而在杜威退下来之后,究竟让谁接替他的重任,这个问题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和争执。原本朝中的那三个党派的灵魂人物,如今也只剩下两人,可无论是谁胜出,轩肯定也不会放心,所以他提出让杜威的儿子杜雨杭暂代父职。于是事情就演变成为杜雨杭、李文、杨哲明三人的较量。
到了年初,杜威的病情突然恶化,尽管轩已经将宫中最好的药材都赐给了他,但最终他还是没有熬得过二月二龙抬头,在正月的最后一天骤然离世,走完了他忧国忧民操劳辛苦的一生。
杜威病逝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朝野,也着实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究竟由谁接替他的职位变成了朝中百官最为热门的话题。当时扶立杜宇的时候,轩也并未给予任何正面的回应,只是说先观察一下三位大臣的表现,待到过完年和杜威商议之后再行定夺。可就在过年的时候,杜威的病情就严重起来,轩只好一推再推,可这一推,竟引起了朝中其他两位候选人士的不满,他们发动起自己的势力,明争暗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朝中的平静就此打破。
此后轩既要忙着帮我找出内奸,又要忙着安抚太后的情绪,还要监督着将杜威风光大葬,早已忙的昏天暗地,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朝中大臣的党权之争,也就错过了平息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期。
原本李文是最为热门的人选,原因就是他的女儿十分争气的为皇室添了一个小皇子,说不定这个孩子就会是将来的太子……相较之下,由于和赵翼的关系,杨太妃在宫中又不明不白的死去,杨哲明的胜算可不如李文的大;再有就是杜威的儿子杜雨杭,人人都知道杜威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孙女,可对于他的这个儿子,可并不是人人都看好他,就连以前杜威的旧部之中,都有不少的人对他颇为不满,认为他整日游手好闲,并无真才实学,竟还不如自己的亲闺女杜红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