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一个目的,先除外,后安内!
而这个“外”,未必是指“西昌”,却是——定王。
她不想自己枉做了嫁衣,最后接替皇帝的那个人是定王,说倒底,她也是恨着定王的。
如果这个猜测成真,云罗首先需要对付的是定王!则定王有险!定王有迫在眉睫的危 3ǔωω。cōm险!
想通这一节,柳欢宴一颗心猛地提了起来。
惯常懒洋洋的笑容,终于消失不见,他向皇帝深深一拜,道:“臣乃文臣,身临战场,颇有不适之感,方才所出主意,也是太想为皇上分忧,若是不佳,还请皇上恕罪。”
做臣子的,不管文臣武将,职责就是帮助皇帝解决疑难,如果没有解决好,那么无论他是文是武,追究起来都是失职。皇帝很可以借此题而大肆发挥,但在摸清柳欢宴底牌之前,并不欲过分为难,却替他自行转了个圈回来,道:“不关卿事,方才朕也是决意派兵一击,当前欲损对方声誉,也只有这个法子。朕当然希望周应桢不负朕之重托,但是事有两面,万一他败,或者讨不了好,这以后的应对之策,柳卿,这也是朕欲和你细商的。”
明明是勾心斗角,但是每一句话都冠冕堂皇,柳欢宴并无可推托,一拜而已。
消息不久传来,果然西昌早有应对之法,周应桢率最强之铁骑而去,反而吃了个闷亏,没讨着任何好处。与此同时,欧阳铮出山挂帅的消息传遍三军。震动人心的同时,神奇的“铁面将军”,不如欧阳铮,也不如皇帝,这个说法扣准时机,恰到好处地流传开来。
几乎所有的舆论都是朝着皇帝所乐意的那个方向走。而在“欧阳铮”三字大大震动了军心之时,另一个应对之策也相应而生,悄然蔓延开来,取得一定的作用。——这个应对之策,便是拿不久之前在东祁亦是万人景仰的大将军程景养为例,半身残废之后,只能坐在车上指挥打仗,虽然胸中有术,毕竟孱弱无能落得一个战场失踪的悲剧。
这原是东祁上次兵败甚不光彩、所有人提到就胸闷的事实,程景养遇刺失踪的结果,抹煞了他最后那段时期的战绩,普遍被人认为残疾毕竟是残疾了,不可能再复当年勇。而这个欧阳铮呢,听说也是患了软骨症,好多年前就不能行动自由,现在被迫出征,不就是因为欧阳铠被神勇无双的皇帝陛下打得落花流水了吗?但是患了软骨症的欧阳铮,当然不可能是大祁皇帝陛下的对手!
信心,军中的士气,就这么又悄悄滋长起来……
105 天寒翠袖薄
月明如水,净朗澄明的不带半分硝烟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