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后头的事情,不知姑娘娘可否知道,不然要是埋怨起我来,但也难为了。”
子肜就等着这一句呢,也笑着回道:“您还不知道,我这些天只顾着家里的事情了,我这个耳朵,就成了摆设了。还是姑娘家自己来跟我说的,说是就跟您亲厚,冒昧要人您做义母,只是怕入不了您的法眼,才求了我做这个说客的。”这言下之意,就不用说了。
老太妃又盘算开了,那个宝钗姑娘自己是见过的,除了出身差了点,其他可真是不错的,有才有貌,气度也不差。这回能行此事,怕是为了她那个在牢里的哥哥,那这样,也算是又情意的,自己若是帮了她,也算是结了个善缘。更何况,那个薛蟠的事情,连着皇上内宫,皇上也要给着周家的面子,才迟迟不断。也是周家昏了头,这周贵妃又哪里比得上皇后娘娘?自己这么一来,也算是给皇上搭了个梯子,这一举多得的事情,真是再划算也没有了,哪里顾得着这薛家到底身份如何了。
这件事算是妥了,这以后到底老太妃是如何对圣上请的旨,贾政王子腾又是如何搭的梯子,子肜就都不管了。只知道没多少日子,南安太妃认了女儿,而这个女儿也将奉旨出嫁,而远在安南的南安郡王将在安南为妹妹主持婚事。
宝钗虽被认作了南安太妃的义女,也被圣上赐了郡主的称号,但其本家的出身也还是太低了。依着国事为重的说法,薛蟠不日也被放了出来,只是被去了皇商的身份,除了那些个皇商的经营,还被赐了个小小的三等云都尉的身份。
如此,也算是喝了薛王氏一直以来的心愿,薛家也算是有了官身。但是不知道,没了皇商,没了皇家的营生,这以后他们家还剩下的富贵还能经得起多少时间的挥霍?
这薛王氏经了薛蟠一事,像是没了所有的生机,只存着股恨意还活着。而现在宝钗和亲,也让薛王氏心疼不已的。可何况,现在薛蟠虽得了官身,但家里却失了营生,还得筹划着日后的生活,不然怕是薛蟠就把手山那些个铺子全发卖了来度日。
接下来,宝钗的日子也甚是和平,除了去拜见舅舅,给新认的以母请安,就是来荣国府拜谢子肜。
对于宝钗的感谢,子肜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见着了也只是随意的聊聊,又略略说了这潮湿之地的气候,嘱咐多备上些湿热之症以及治防蚊黾的药剂药丸。当然,也给了宝钗不少添妆之物。
倒是老太太对着宝钗还拉着手多多问候了些,又配送了些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