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这最最关键的时刻不是?何况论到外放,胤离京城不过短短的距离而已。那大将军王十四贝勒可是还在西北晃荡中呢!
还有,胤曾多次请旨,消康熙能够将胤祥的圈禁解除,毕竟胤祥的腿疾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但都被康熙断然拒绝了。胤对此很是替胤祥愤愤不平,他实在有点搞不懂父亲的意思,人都病成那样了,怎么还……
听晗却只能又好气又好笑的摇了摇头不做声:这还不够明显么?老皇帝的意思是,这胤祥他不会放的。要放也只能由你胤当上皇帝之后亲手释放出来,这样的胤祥才会对你更加的死心塌地不是么?当然了,这么隐讳的含义,在康熙在世的时候,胤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了解到的。
算起来,康熙倒也是用心量苦了。他大概也深知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分成什么党什么派,而能够愿意真心帮助胤的也确实只剩胤祥一人了!
其实老实说,在老皇帝以仁为本的政治生涯中,胤绝不是他最中意地继承人。因为知子莫若父,胤虽然隐忍多时。可他的真实心性老皇帝不会没有察觉。
但是,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老皇帝也不得不正视不承认,唯有胤才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竟这大清的江山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康熙自己清楚。国家只能由一个雷厉风行,绰果断。能廉足,还有就是必须是个心能够狠手能够辣地人来继承。
在康熙所有的儿子当中,有才能的那是绝对不缺乏的。甚至后世有说,就是康熙把几个儿子都培养的太过优秀,之后的大清皇子、皇帝才会一个比一个烂!只是这些他的这些个儿子当中,能够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支撑起已经有些亏空的国家并能够有足够魄力狠力杜绝一切因为内乱引起的麻烦地儿子,有谁?
只有一个胤了!!!
另外,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说是德妃近来拾获了一串佛珠。一串顺治皇帝当年执意要出家的佛珠。这串佛珠本来已经失踪多年了。如今这样被德妃幡然拾到,相信天意地古人不可能不去深想。康熙皇帝更似乎提到过,将来谁的手里有这串佛珠。就算是继承大统的信物了呢!更有甚者,甚至有传皇帝曾对德妃说过,这大概是天意,皇位将在她的两个儿子里产生呢!而她的这两个儿子,也确实是老皇帝这两年来最为器重的呢!还有就是德妃在同岁数的嫔妃之中被翻牌子的次数也是遥遥领先。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言。康熙皇帝究竟有没有老糊涂到这样随口说出自己心意地地步。谁也不清楚。更没有谁敢擅自揣摩。
不过外间地人倒还是有不少愿意相信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