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贪心不足,单就众臣听了皇上的话,亦是私下里交会着眼神,猜忌纷纷。大臣们心道,皇上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把富察贝勒封为回疆巡察使,究竟是褒是贬?是奖是罚?
当初皇上责罚富察皓祯,让硕王爷死了嫡妻、嫡子,又贬王爷为贝勒,重臣皆以为富察贝勒失了圣心,只怕一辈子就这样了。哪知今日又起波澜,难道是皇上念着过去责罚过重,而要加恩与他?
只是若要施恩,为什么又指个回疆女子与他为妻?不过,阿哥都能娶汉女了,贝勒娶回女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况且听阿里和卓的意思,他的女儿是个绝色女子,怎么说富察贝勒都不吃亏,不仅得了美人更升了官职,可不春风得意?只有几个心思沉稳老辣的臣子,仍觉得皇上此举其后恐有深意。可惜,他们愈来愈猜不透皇上的圣意了。
阿里和卓思来想去仍觉不甘,拱手道:“皇上为小女赐婚,是我族的幸事,更是含香的荣幸。小女一早便在殿外等候,如今更该进殿叩谢皇恩才是。”
大臣们听此言,暗暗觑视阿里和卓,皆在心中嘀咕阿里和卓脸皮之厚闻所未闻。皇上已是婉拒并赐婚了,阿里和卓却还要皇上见他女儿,难道皇上见了她女儿后,会出尔反尔取消赐婚夺臣子之妻吗?为帝者最重承诺,有金口御言之说,岂能在那么多大臣面前反悔?
果然如臣子所料那般,乾隆没有召见含香,推说男子不能见定有婚约的闺中女子,为君者自是要做天下人的表率,若传出皇上宣见大臣的未婚之妻一说,岂不成就昏君之名?
皇上的话,阿里和卓自是无可辩驳,不敢再多言。然而乾隆为了彻底打消阿里和卓的妄念,转口道:“令爱的婚事朕会让礼部着手办理,和卓不必担心。有件事,朕想问一问。这次兆惠将军在回疆迁灭反贼红花会,不知和卓知不知道此事呢?”
不似阿里和卓心虚无言,图尔都跪叩道:“回皇上的话,我族人并不知红花会之事。这些反贼人人得而诛之,若今后犯在我族手中,为了皇上的安慰,和大清的社稷,定然不会放过。”
图尔都跪拜于地,示以忠心。此次回疆叛乱,红花会就是他们的奇兵,不想却折在官兵手中。图尔都以为朝廷不会轻易放过与反贼合作的族人,不料皇上只是让他们归顺,甚至把红花会一事抹去了。作为败军之将,图尔都深知大清与回族间的差距,他不愿因父亲的一念之差,把整个部族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