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买的账本拿来,逐一看去,发现多数自家有铺子的花销都另外找了别家。比如说粮食、绸缎、药材等物。姜玉春把这几项一一圈了,都吩咐了以后只用自己家的东西。而其他没有的,姜玉春单独安排了个人,每个月出去把市场上日常货物的价格都记了回来,多给了一成银子的浮动,用来当对照。这样既不会让采买的贪太多银子,又不会让他无利可图。另外又在内宅设了一验收的职位,专门收采买买进来的东西的,若是不东西不实,要扣银子。若是验收的人没查出东西的好坏来,等其他人领回去用的时候发现了,这银钱就要扣验收的。因此验收的也不敢跟采买的串通,怕自己亏银子。如此整顿了一番,一个月花费竟然省了一百两之多。
到了月底,姜玉春按照之前说好的,给兢兢业业做事的管事一人多发了二两银子。偷奸耍滑的,故意给姜玉春找事的,则没有这个额外的银子。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要去看中医,周末有个课要上,明晚要复习下,因此明晚不更新了。大家周末愉快~~
游湖
自从姜玉春狠治了几次偷奸耍滑的主儿后又赏赐了忠心耿耿的管事,家里的下人也了解了姜玉春的行事风格,都把看热闹惹事的心收了起来,老老实实管自己所负责的事情。而原本仗着自己是老宅过来的周家老人儿们也都收敛了自己的气焰,因为姜玉春并不因为她们是老宅子来的人就高看她们一眼,反而对她们要求的更严格。当然如果她们做好了事,赏银也比其他的人要多。
只一个多月功夫,府里的人都适应了姜玉春的管事方式,姜玉春又清闲了下来,除了看书,逗鹦鹉以外便没有其他的事了,姜玉春开始发觉,自己有些想周天海了。
也许是之前周天海每日凑在姜玉春跟前,或是看书或是说故事,不经意间让姜玉春习惯了他的存在。周天海刚走的时候还不觉得,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可是静下来以后,那个人的身影便时不时的出现在姜玉春的眼前。
“你说,二爷什么时候回来啊?”姜玉春歪在榻上,拿着本书,却没看进去书,神情恍惚地看着窗外的枝头的小鸟。
郭嬷嬷笑着换了新茶过来,打趣她道:“二奶奶可是想二爷了?”姜玉春脸上一红,起身拿了茶吃了一口,掩饰说道:“谁想他了,我不过是白问问。”郭嬷嬷笑着摇了摇头,摆了几盘果子在炕几上:“二爷不是送信回来了。说是第一次往安徽境内运盐,要跟船去走一遭,和各个接盐的商家打好招呼。不过第一批往那边运的盐量少,一个多月也就回来了,接着之后的船才要大量的走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