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
“多尔衮是干什么的,虽然是满人可也算是一代名将,文功武制十七岁就统兵征战蒙古,满人尚武对文并不是太看重,至少清初是这样,多尔衮到这里和我们一样,并不知晓碑文中的线索,一介武夫能很快破译其中的秘密,所以我认为这碑文中留下的线索或许并不复杂,至少没有我们想的这样繁琐。”
“还别说,田器说的挺有理的。”叶九卿点点头。
“也不简单啊,我们瞧了这么久,一点眉目都没有。”叶知秋一筹莫展。
“当初陪着多尔衮来这里的是多铎,这两人都是武将,他们都能想到其中的秘密,我们怎么说也不会比他们差啊,难不成我们没找到门道?”宫爵也忧心忡忡。
白近一直默不作声,我看见他久久注视着还跪在地上抄录碑文的满人,从我手里把抄好的纸拿过去:“清太祖既然要留下线索,也就是说这里不光是碑文,包括其他的一切都是刻意精心设计好的。”
“你想到什么?”叶九卿问。
“为什么要在地上留下一个规定纸张大小的石槽呢?”白近说。
我重新看向那张纸:“难不成纸张的大小才是破解这里线索的关键?”
“多尔衮和我们一样,来这里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其他的提示,他能解开这里的秘密并非是巧合,说明他比我们看懂了什么。”白近点点头。
“多尔衮到这里的时候,应该也抄录了碑文,纸是一样的大小,碑文内容几百年来也没有变过,那多尔衮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破解其中的玄机?”薛心柔冥思苦想说。
我一言不发来回走了几步,心里重新推敲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经历过的一切其实是在重复多尔衮的足迹,他也是先到盛京,然后发现清太祖在皇宫中留下的卦象,以此找到井里的金盒。
并从金盒里留下的线索一步一步找到这里,当年多尔衮所拥有的东西,如今全在我们手中。
“金盒里每一样东西都有用,锡棍是暗示索伦杆子,而绢布指引人最终到达永陵。”我揉了揉额头说。“会不会有这个可能,其实在金盒中还有其他东西,但是被多尔衮拿走,而这样东西就是破译这里文字的关键。”
“我认为没有这个可能。”叶九卿摇摇头说。“多尔衮在很早之前就从井里取走金盒,并且成功找到清太祖留下的线索,可为什么金盒还会被留在盛京皇宫呢?”
“估计这也是清太祖的要求,要把这个秘密一直延续下去,多尔衮要留给下一个继承这个宝藏的人。”白近说。
“不过从中也能看出一个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