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空闲,她就搬出给藤椅,在榆钱树下试着打络子,想赚些铜板。她身上原本攒下来的银子,送出去了一半,现在也没有剩多少。身上没有足够的银钱,总让小翠很没有安全感。
虽然周琛说他是真心,可是一个少爷对奴婢的真心又能有多久,不过就是趁他现在还有兴趣,两人先这么耗着。等他的真心哪一天耗尽了,她总要为自己提前做好打算。
黄昏时分,周琛带着连顺回来,小翠从两人的谈话中知道,周琛知县的位置似乎坐的不太顺利。
衙门的胥吏一问三不知,什么事情都让初来乍到的周琛拿主意。周琛让他们按之前的规矩来办,这些胥吏又说之前全是郑县丞和贾主簿做的主,具体的安排每次都没有定数。
而现在两位县官都恰逢公务出去了,所以周琛就是想找人请教也完全没有办法
反正这些胥吏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逼着周琛做出决定,不然他们就不做事情。
然而,有些决定哪是那么轻易就能下的,一旦出了差错很有可能就影响把百姓的生计。到时候,所有的责任还是会落在周琛这个才上任的知县身上。
所以现在的周琛的情况是进退两难。
小翠在一旁听着,心里对周琛浮起淡淡的同情,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若是周琛压不住现在的场面,恐怕以后知县大人的位置就是坐住了,也是被架空的。
“少爷,你说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由着他们胡来吗?”连顺想着今天那些人推三阻四的嘴脸就生气,可偏生这些个人都油滑的很,完全住不住他们的错处。
周琛捏捏眉心,他对县衙里的为难是有所预料的,只是他还是低估了一县的事务繁杂程度。并且这安平县衙的胥吏官职十分混乱,分工不明职权交叉,所以导致这些胥吏们总能找出理由,根本不听他差遣。
周琛长舒一口气,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遂对连顺吩咐道:“其余的事情先交到他们手中,先把府库的账目清点出来再说。”
周琛没缺过银子花,却是知道银钱的重要性,各种政令的实施都离不开府库的存银。
连顺听后点头,沉默一会儿,忽然说道:”少爷,你不如向老爷写封信吧。”
老爷毕竟是安阳府的通判,若他向能向宜州这边的官员通一通起气,少爷也不至于被这般为难。而且官场上的事情老爷肯定要老道许多,要是能给少爷派一个钱粮师爷下来,少爷也不至于想现在这样被动。
周琛沉默半晌摇了摇头,让连顺先下去休息。
连顺见少爷拒绝,还想再劝,却被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