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接话。
赵工笑呵呵解围,“女老师细心,也耐心,我看教思危正好。”
叶思危早已不耐,“老豆,还上不上课啊,不上课我回了。”
当着外人面,叶令康不好发火,给后生仔留有三分薄面,只睇他一记警告眼神。
又看一眼家教老师,语气还算和缓,“去里面那间屋上课。”
叶思危立即拎上书包,懒洋洋先往里走。女学生随后,进去时,借关门又偷看叶令康一眼。
坊间早有传闻,叶家话事人不过二十七八,却有个十五岁儿子,有讲是他养子,也有讲是私生子,传得沸沸扬扬,成为本埠一大悬案,至今仍无解。
待里间屋门关上,赵工才坐下谈正事。
“叶总,这是培训团新招的演员名单。”
早年叶家以塑胶花发家,到叶令康这一代,叶氏已冠有塑胶花大王称号,即便叶令康无作为守住祖业,也足以让叶氏在港地一众豪门家族中站稳脚。
可惜叶令康天生反骨,不按常理出牌,别人跟风做塑胶花或投资地产时,他却花百万从地政总署手中拍下荒无人烟的大埔仔,建影城拍电影。
眼下又独辟蹊径开办戏剧培训团,为叶氏影城培养专业演员。
“叶总,依我看,把吴导调去培训挺合适。”赵工给建议。
叶令康也有此意,“具体还要听吴导意思,他若不愿,我也不能勉强。”
沉思片刻,他又道,“培训团只招影城演员,眼界未免太窄,你多费心,通过娱报向外公布招考讯息,合格的都予录取。”
作者有话要说: van仔:类似面包车那种。
怕妹纸们误会,先提前解释,这里叶令康与叶思危非亲生父子,两人年岁相差不多。
第3章 黄门戏院
陈阿婆诊所内,又生噼噼啪啪拨算盘,忙于对账簿。
陈凤仪戴老花镜一旁数钱。
“当初讲好,九叔抽走三成...即是说,先给九叔两千,邻舍交一束花要给五毛...阿婆,邻舍交了多少束?”
陈凤仪仔细数了数,“两千五百束。”
又生顺利结账,不觉皱眉,“阿婆啊,我们辛苦两月,才赚一千多块,九叔不操心,竟比我们赚的还多。”
一千多块,堪堪够付房租水电。
陈凤仪摇头,“贪心囡囡,你想赚多少?阿婆不开金铺,如何日进斗金?”
见又生小脸气鼓鼓,陈凤仪好笑,“不过又生,饿死的从来都是游手好闲的衰仔,我们不吝手脚,就不怕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