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声。
大年叁十被于兰骂出家门,向伟华憋着口气。初四晚上,向晗姑姑家请客吃饭,只有他一个人去。于兰不待见向伟华那边的亲戚,去年她姑姑催婚向晗,让向晗下不来台,今年向晗干脆不去。
向伟华回家已喝得七分醉,他嫌不过瘾,又找家里的二锅头喝。于兰劝他几句,他也不听。向晗在房间里开线上会,初六飞广州进场。
房间门“嘭”地被砸一下,向晗警觉地反锁门。她看向冻得发青的白墙壁,绝望地想,她最害怕的戏码又要上演了——向伟华拍门。
向伟华在外面骂道:“回来除了睡就是吃。我供她这么多年,屁都没捞着,一分钱都不孝敬她爹!”
于兰说:“你小声点儿,领居都听见了。”
向伟华边撬锁边骂:“你看看我姐的儿子,出国读的研究生,回恩城进的国企。你再看看她,烂泥扶不上墙!拿着本科文凭混日子,快叁十了,还找不到男朋友!我养一个废物!”
于兰复说:“她不求上进,还不是随了你……”
向晗突然打开房门,阴着脸,定定地看着他们两人。于兰和向伟华在指责她这方面,战线格外统一,浑然忘记彼此的怨怼。他们是父母,生她,养她,权力永远凌驾向晗之上,怎么说怎么在理。
她拨开他们,拿着手机跑了出去。向伟华在背后喊:“走!让她走!”
向伟华听她姑姑显摆,眼红不如人家,回来耍酒疯,她能理解。他本质是个烂人,她对向伟华没有期待。可母亲为什么也这么说?她如果不求上进,如何能长期从事高压的工作,又如何能逢年过节给她打钱?
刚下过一场冷雨,石阶梯上空无一人,只能听见向晗“哒哒”的拖鞋声。她跑过蜘蛛网般稠密的小巷,跑过从小吃到大的早餐店,跑过她摔倒的台阶。可她甩不掉那些痛苦。
少年时期的很多个夜晚,她坐在阶梯上痛哭,为父母莫名其妙的谩骂,这里的台阶都浸染着她的哭声。
向晗一路跑到江边。她没有哭意,她的眼泪早在年少时流干了,她只盼着赶快结束这场家庭噩梦。
路灯下烤红薯摊的热气氤氲,她闻见焦甜的香气。一位父亲推自行车驮着小孩,挑了只炉子里的红薯,让摊主递给后座的孩子吃。向晗想到季绍明给他女儿买的糖葫芦。向伟华从来没有带她买过零食。
一次都没有。
她上二年级时,有天放学于兰替同事班,临时叫向伟华接她。他记错放学时间,大夏天的,向晗站在校门口等他一个小时。回家经过如云的小吃摊,向晗口渴想买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