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娘手里的好,被抢疯了,最后成交价是8.5万一克。要是这根参上了拍卖场,极有可能卖出10万一克的高价。
跟闺女对视一眼,父女二人意见一致,这根人参他们要了。
袁圆干脆道:“百年野生人参可遇不可求,刘大娘您要是诚心换,我无条件接受,想换什么吃食,您尽管提,给我点时间,我去筹措东西。”
刘桂英沉默半晌,吞了口唾沫,艰难开口,“其实,大娘不是诚心换。”
袁圆:您老逗人玩呢。
老太太低头把帕子重又叠好,把人参小心收回怀中,开口解释道:“小袁啊,这根参不是俺家的,是俺们大队长的,原本俺以为这根参拿到你们这里顶天能值个万八千的,要是换些粗粮回去,一家多多少少分点,这个冬天也不会那么难过,但是没想到这根参值好几百个万八千,这么值钱,哪怕是用来救命的,俺也不好替人做主,回去问过人参的主人再答复你。”
数额巨大,主人应该有知情权,刘大娘这么做没错,大家表示理解。
来一回少一回,虽然着急回去问大队长意见,刘桂英没忘了兑换粮食,前天采的冻蘑,估计是今年最后一茬蘑菇,刘桂英想留着以后再用,上回那两千多块钱的干蘑菇还剩下好多,足够她换南瓜。
袁圆把岛上剩下的野生南瓜全摘了,刘桂英一次性全换走,蘑菇还有剩,老太太没要求再换鱼和肉,吃一回是新鲜,要是老吃,家里人再笨也该察觉出不对了。红糖是好东西,正好袁圆回城采购时有针对性地采购了好多,刘桂英把剩下的蘑菇全换了红糖,这东西乡下人都认,而且关键时刻能够救命。
全程围观的钱程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困难时期,当时他十几岁,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全身细胞叫嚣着要吃东西,饿得睡不着觉的滋味至今还刻骨铭心。最困难时,他也扒过树皮,吃过玉米芯磨出的粉子充饥。
触景生情,钱程更能感同身受,他想要帮帮刘桂英那个位面的父老乡亲,“小袁,我手里有些积蓄,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你的传送通道,送些食物给桂英的乡亲们?”能力有限,能帮一点是一点。
关于顾客之间是否可以交换食物的问题袁圆曾经问过886,那厮的话术就没变过,系统鼓励技术交流,物质交流只限在餐厅经营者和顾客之间进行。
所以只能谢过钱老先生的好意,“系统规则不允许顾客之间交换和馈赠食物,”袁圆想到那根人参倒没怎么替刘大娘的乡亲们担心,“钱爷爷,您等等看,我觉得刘大娘肯定会把人参再拿回来的。”
人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