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学生都被上课铃驱赶回教室,“蓄水池”的水,这也才抽得差不多,已经露出部分池底了。
如李弘所猜测,池里确实已几乎找不到任何文物,就剩些无价值的破瓷器。但这“蓄水池”是座墓坑,是得到了确认。
这墓什么时候被盗已经说不清,但被盗的年代应该比较久,以至在这里耕种的农民都不知道这是个墓坑。现在还有个疑惑就是,如果文管所那宋代墓碑确实出自于此,那么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夫妻墓,这被当成了“蓄水池”的古墓附近,应该还有一座墓。
下午,将“蓄水池”底的淤泥冲洗干净,墓室呈现,这是一座砖墓,规模不大,或许曾经有过大量丰富陪葬,但现在一无所有,除了李弘购下的那件霞披坠子。做了记录、拍照、丈量,竖立文物标志,普查小组很顺利将工作完成了。
先前,学校里的学生,只知道一支“考古队”入住学校,学生里对于“考古队”的工作都很感兴趣,并且也不知道具体是那些。这次见这支“考古队”抬了抽水机,将他们经常玩耍的池子给抽了水,原来这池子是古墓。
很有意思,很厉害,于是普查小组每每在学校附近走动调查,身后总是跟群学生,颇有母鸡带小鸡的情景。
“这群学生里,日后说不定能出个考古学者。”
张铭与彩姐说笑,他们戴了帽子遮阳,手里还提了把考古探铲。
“学生总是很好奇,倒是可以跟他们宣传下文物保护知识。”
文物普查工作,也包括文物宣传,这一般是基层干部带普查队入乡镇,然后将当地居民集合起来,询问当地什么地方有古人的玩意,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这主意不错,这群学生对这片林丛很熟悉,或许有什么发现。”
张铭很赞同彩姐的想法。
刚入住学校,考古队就对这片林丛有过些讨论,依据当地文管所的资料,这片地区以前几次发现文物,还都比较集中,就在林丛里。这些文物不是宋代的,年代颇有些古老,是些青铜碎件与陶片。
普查小组,在林丛走了一天,并没有收获,连文管所以前捡到的陶片都没发现。晚上,彩姐与陈老师商议好,利用晚自修时间,陈老师班的学生普及下文物保护知识。
张铭与陈老师在教室外低声交谈,翊棠站在教室窗口,看彩姐“讲课”,竟也听得津津有味。
“跟我出去买些东西。”李弘无声无息走至翊棠身边,冷不丁一句话,让翊棠抖了一下。
“你属猫吗?走路怎么老是没声音。”翊棠小小抱怨了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