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翊棠与雯华找到了几家售卖古代织品的店铺,发现绝大多是清代民国的织品,明代的鲜见,拐弯套店主还有什么没摆出来的,还真有,拿出来一看是清代官服。这官服也类似于从古墓里扒出来的,布料上有些熟悉的斑印,不过也无法确定是近年刨坟得到的,还是早年刨的。古玩传世品能有多少,真品那些大多还不是出自地下,其获得途径自然也不明不白。
回到所里,雯华问所长要不要扮下大款,和他们去套一批被盗文物的消息。所长扫过额前三根半头发说:扮农民我绝对没问题,款爷就很有难度了,雯华同志。
所长听了雯华与翊棠对发现玉镇的讲述后,问道:
“你们确定不是赝品?仿印山越王墓出土的玉镇,古玩市场上老早有人在卖了。”
“百分百确定,市面上的仿造品不清楚细节部分,而且那件玉镇纹饰绝对是手工刻出。”
雯华对印山出土的文物很熟悉,她也经手了不少文物,她不会看走眼。
“那就是被盗文物无疑了,也真是巧,我们被盗明墓没消息,倒发现了其他赃物。”
所长也不想让警队太繁忙,但汉代先秦的古墓被盗,可比明墓被盗严重多了,何况要大贵族墓里才有玉镇,一般都还是铜制、瓷制的。
玉镇,也就是古人压席子四角的一种物件,以前常被误认为是乐器铃,印山越王墓里曾出土过不少件。
下午,警队队长与管理所里的人商议后,抽了一会烟,逐一打量了自己的一帮兄弟,他很确定他们队里就是找出个体形像大款的,也会露馅,因为没有文物知识,对古玩那绝对是一窍不通。
“我觉得他倒挺合适的。”
队长的手指向江涛。
江涛这家伙长得人模人样,身材也不排骨,只要收拾一下,往人堆里一站,还真有点大老爷们的气派的。
决定用江涛,便让江涛更换衣物,做了些打扮。
雯华拿名片跟古玩店的老板娘联系,称他们人就过去,老板娘说立即让她丈夫去取那件玉佩。
等雯华和江涛过去,古玩店老板已经将玉佩从家里带来店里,摆放在桌上,正等买家过来。
江涛仔细端详过玉佩,便知道他没白演一回,他可以拿自己的脑袋打赌,这东西要不是从墓里刨的。这是件极为精美的汉代玉佩,属于组玉佩的一部分。
“这东西是成组的,老板该不是还藏了几件,不舍得给人看吧?”
江涛翘着二郎脚,悠然抽着烟。
“好宝贝我从来只拿给识行的行家看,像江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