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个世纪的中国,属于无数文物相同的可悲故事,它们就这样被运出了国土,有的再寻觅不到,有的寻觅到时,却无法去追索,包括这件青铜树。
——————分界线——
大卫。格拉汉姆所用的中文名是:葛维汉,所以我坚决不让他的完整中文名出现在文里,这老外取什么名字不好,偏要叫维汉呢。
替李弘他老爹维汉同志泪流满面。
第二章 老李的惊鸿一瞥
第二章 老李的惊鸿一瞥
李维汉青年时代在英国读书,他也有几个亲戚朋友在海外,在这些老外、香蕉人、海外华人朋友中,交情最好的要属王季涛。
季涛的祖父,据说与维汉的祖父有不错的交情,两人又同祖籍,业务上也有往来,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到季涛祖父移民美国至今近百年的时光里,王家与李家仍有联系。
李家是先搞收藏,后转向古董买卖生意,而王家却是名副其实的收藏世家。维汉的父亲是个强人,生前让他看得起的人不多,却很敬佩季涛的祖父与父亲,原因在于王家搞收藏很有自己的一套,他们早年便移民美国,而早年流落于美国的一部分文物,便就落在了他们手里。当时用了并不多的钱收购下,专挑猛的买,攒了不少宝贝。维汉的老爹曾戏称,如果王家的收藏品哪天肯卖掉的话,世界各地的中国古玩收藏家都会涌至美国。
维汉曾几次到季涛家做客,开了不少眼界,虽然王家最珍贵的几件文物都寄存于银行,并且也不外露。维汉也了解这情况,有天跟季涛的父亲闲谈,维汉提了一件事。
“一直有种说法,认为流失于美国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珍贵的属虢公洗,有六十余字铭文,而这件青铜器就在王伯伯家,这个该不是谣传吧?”
维汉露出笑容,看向正在悠然喝茶的王老爷子。
“还有人认为,李家知道孙殿英宝藏的最后归宿呢。”
王老爷子慈眉善目,嘴角带着淡雅的笑容。
“我曾跟我爹打听过,他说是。无稽之谈,因为宝藏早已不在中国大陆。”
维汉拿起茶盏呷了口茶,轻轻搁放。
“这不就是知道了。”
王老爷子笑容不改,话语含蓄。
维汉听到王老爷子这么一说,也。才觉得自己怎么就没细想,照这么说,他父亲也确实算是知道了孙殿英宝藏的最后归宿。
“那王伯伯知道这件虢公洗现在何处呢?”
维汉打探,他总觉得这位说话。缓慢的王老爷子,无所不知。
“不在我手上,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