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爷从西安带来的手下韩老五,三十多岁的样子,人显得很精干。另外一个是李三爷的手下阿豹。小平头,满身的肌肉,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和大壮给我的第一印象倒很相似,估计都是当过兵的。当时我的脑海里就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让大壮和他比试比试会是什么结果。最后一个则是一个快五十岁的半老老头,瘦瘦小小的,从上车起就没怎么说话,听猴子讲这是三爷手下的一个厉害人物,好像是个茅山道士,
对于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李三爷的嘴很严,一直都不肯事先透露出来,只是说到了就知道了。就连我们这一趟不坐飞机,而坐大巴车的主意都是李三爷提出来的,为的是避免节外生枝。我们都对三爷的小心过度不以为然,不过既然他老人家都不怕辛苦,我们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不过窗外的绿色越来越多,看样子我们是在往南方走。
我收起思绪,开始考虑这次的倒斗行动。据三爷讲,我们此行的目标是明代的成王陵。成王原名叫李贤良,自小就和当时在湖北的兴献王的世子朱厚璁相识。李贤良此人文武双全,打小就对道家法术痴迷,而且李氏家族祖辈上就出现过这方面的奇人,潜心研究之后技艺更是精湛。
朱厚璁十五岁那一年,明武宗驾崩,没有留下子嗣。朱厚璁作为小一辈的长子被推上皇帝的宝座,历史上被称作明世宗。李贤良也得以跟顺世宗来到北京。根基不稳的世宗和大权在握的朝臣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间李贤良作为世宗的左膀右臂,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神入化的道术为世宗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让朱厚璁这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年轻世子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其后又封为将军镇守北边边界,和北边的游牧民族打了几仗,大胜而归。成年后的明世宗痴迷于长生不老,加上李贤良的影响,开始信奉道术,对李贤良宠爱有加。只可惜李贤良有家传的顽疾,在五十几岁得时候将要去世。他在四十八岁那年请求卸甲归田,世宗力排众议将赐他皇姓为朱,并封为成王,将世宗自己原来的封地划出一大块给他。但毕竟李贤良不是皇族,也没有立下不世的功勋,所以这个成王的封号不能世袭。李贤良死后就葬在自己的封地内。
明成王 (2)
明亡了以后,这样散在各地的王陵自然成了各路土夫子眼中的肥肉。可号称“五绝宫”的成王陵却极为隐秘,根本无从寻觅。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即使有几拨土夫子找到了五绝宫的所在,但还没有进入到核心区域就铩羽而归。所以成王陵就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而三爷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