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造出的气体会向下风方向移动。在此期间,凶手穿戴好防毒面具,向上风处避难。被害者附近的有毒气体浓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死亡。”说着,他放倒圆珠笔,“这番推理,您怎么看?”
青江望着桌上的圆珠笔和笔记本,凝神思索了一会儿,回看向中冈雄心勃勃的双眼。
“真是大胆的推理啊。您觉得是被害者的太太做下了这种事吗?”
“不,”中冈歪着头,“我认为这种手法很难单独进行,因为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往返于有高低差的两个地点。包含回收容器在内,制造气体的应该另有其人。”
“您是说,太太有共犯……?”
中冈没有回答,只问:“您觉得怎么样?”
“设想很独特,但很遗憾,这不可能。”
“为什么呢?”
“准确性太低了。您看过现场吗?您或许认为,因为是在山里,随便怎么藏都行,但现场是沼地,如果不想让被害者发现,必须离开二十米以上。何况地形复杂,无法预测制造出的硫化氢会怎样流动。既然无法保证固定的风向,那么对凶手来说,这也是极其凶险的。”
中冈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如果使用风扇呢?”
“风扇?”
“用电池驱动的那种。如果用它扇风,是不是能让气体向目标流动呢?”
这奇思妙想又让青江目瞪口呆。刑警是不是都会这样脑洞大开啊?
“我觉得很困难。二十米外仍能到达目的地,风扇应该吹不出这样的风吧。”
“在无风的日子里,只要控制好扇风的方向,应该就可以了吧。接下去,不就是逐渐向下流动了吗?您说二十米,可是当住宅区发生硫化氢自杀案的时候,半径五十米之内的居民可都是要疏散的啊。”
“就是这一点,中冈先生。且不说室内,要在室外达到致死浓度,需要制造相当多的气体才行。这样,岂不是可能会有无辜的人被卷进来?就算在凶手的可见范围内没有人,但谁也不知道气体会流到哪儿去啊。难道凶手认为,就算有旁人牺牲也无所谓?”
但中冈没有被说服。
“或许凶手只是没有考虑那么多罢了。”
“唔……”青江沉吟道,“那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说,不实验一下是没办法知道的……”
中冈向前探出身子。“也就是说,可能性并不是零啦?”
“不,”青江思考着,“我认为是零。说不实验就没法知道,意思是不进行预演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在现场多次进行试验,确认其可能性。在事故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