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般若无相无住之理,佛又借助须菩提展开进一步的阐说。
佛问:“须菩提:在你看来,须陀洹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虽然说已脱离六凡境界,初入圣者心流,从而名叫入流,但也正因为其已入流,已断除了对三界一切境界的错误见解,心无所取,所以,实际上他是无所而入的。具体讲,既不入眼睛可见的大小形状、不同境况、各类颜色等表面现象,也不入于耳闻的声音、鼻嗅的气味、舌品的六味、身体的触觉以及意识所感觉和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此无所而入,所以说须陀洹仅仅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斯陀含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斯陀含的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斯驼含虽然说已断除了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欲、瞋恨、愚痴等大多数情欲和迷惑,从而只须在欲天、人间往来转生一次,即可脱离欲界,故名叫一往来,但实际上,色身虚妄,心无所得,并无往来之相。所以说斯驼含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阿那含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阿那含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虽然说已断除了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欲、瞋恨、愚痴各种情欲和各类迷惑,从而不再来生欲界,故而名叫不来,但实际上,内无欲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心空无我,毫无执著,并不计不来之相。所以说阿那含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进入阿罗汉道’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已除尽一切迷惑,断尽三界烦恼,情无逆顺,识境双忘,证入不可言说、不可取舍的无为寂静之体,从本质上说并无真实可取的阿罗汉,而只有作为假名的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罗汉道’,那说明他有得果之心,妄见未除,迷惑未消,尚属凡夫之列,从而必然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
“世尊,如来佛说我已经深悟无争妙趣,在所有弟子中是最能与世无争的人,是名列第一的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这样想——‘我是一位远离各种欲望的阿罗汉’。世尊:我如果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远离尘嚣、隐居幽林的寂静行者。因为须菩提已悟性空无相之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