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人都知道城里人的日子不好过。
“听说四季青服装城的发展前景很不错,你怎么不到那边去碰碰运气?”
位于南州市郊的四季青服装城在二十一世纪初一跃成为南州乃至整个江东省最大的服装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额常年居全国前十名。
而此刻的四季青还正处于起步阶段,招商力度很大,门槛很低,商机无限。张金生刚刚在公交站牌看到四季青的招商广告,心里正为此事感慨,可巧就遇到了这事。
这个年轻人说的对,他们也算是患难之交了,言谈又十分投机,何不送他一把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成全成全他?
“四季青?哦,你是说南郊的那个,那地方很偏啊,我年前去看过一趟,压根就没几个人,那地方能有发展前途?”
张金生有些难过,自己一片好心,但人家对此却并不买账,言语中充满了质疑。这当然不能怪他,世事纷繁复杂多变,真正能把握财富脉络的人毕竟不多。
“我有一个老乡在给浙江老板开车,那老板就是做服装的,规模搞的很大,北上广都有公司,他去年就开始在四季青布局了。我们乡下人不懂什么,但跟着大老板走总没有错吧,一点小建议,供你参考。”
张金生不能把话说的再直白了,免得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我回头一定再去看看。”年轻人满口答应下来,他伸出手,很四海地说:“我叫张庆,无线电三厂的,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事只管吩咐。”
“吩咐个啥呀,举手之劳,不瞒你说,我也吓的够呛。要谢就谢那个光头佬吧,谢谢他自作聪明,看走了眼。”
二人一起大笑了起来。
张金生报了自己的姓名,告诉张庆自己是来南州找老乡的。
“南钢仓库离这不远,我送你一程。”
张金生这才发现不远处路边的草丛里倒卧着一辆改装的三轮摩托——电影里鬼子下乡扫荡时骑的那种。
二十分钟后二人来到南钢城北仓库大院门口。
保卫室里坐着四个穿绿军装的钢厂保卫,正吞云吐雾,喝着茶水,聊着天。张庆鄙夷地瞅了四个人一眼,对张金生说:“我住无线电三厂二宿舍,有空来找我玩。”便挥挥手,潇洒而去。
张金生把头发捋了捋,走到保卫室的门口,很有礼貌地敲了敲玻璃,里面没有应答,张金生犹豫了一下,再次敲击。
“敲什么敲,半夜三更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干瘦保卫吃了枪药一般,扯着嗓子干嚎。
“我找人,11号仓库的王大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