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想要更银色一点的声音!不对,你现在这个是绿色,我要银色!」的抽象要求,工作就变得更复杂,还会因为要满足客户要求而被网友骂。
在此基础上,与邻近的日本相比,日本声优本身就有很多人关注,而台湾配音员真的只是纯粹幕后工作,声演的艺术未能得到政府重视,近年ai发展蓬勃又让配音行业本就不健康的环境雪上加霜,成了客户难搞、环境前景堪忧还没办法蓄积知名度的恶劣情况。
魏巍是思维非常实际的性格,即便喜欢配音,她也不可能放弃已经确定毕业后就转正职的本业孤注一掷去跟班,所以没有特别去问上课的老师能不能收自己当跟班,但没想到宋清对她超乎想像的中意。
她在声卡录製结束之后就一直零星有在跟宋清联络,魏巍甚至觉得跟宋清聊天比结业式上听的官腔致词有用多了,夏天民说过她可以走广告路线,宋清在录声卡那天也另外让魏巍试录了一小段,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她向宋清讨教时决定由广告领域切入。
「宋哥不好意思打扰了,有点问题想问。广告配音一般来说第一个案也是跟戏剧或是动画之类的一样,是跟班慢慢看有没有机会的吗?」
「不是,广告跟戏班不太一样,说广告门槛高于戏班倒也难说,因为不用跟班。戏班公认基本上跟般一段时间、好好练习都还算有机会,但说广告低于戏班也没有,因为基本上全看企业喜好。」
「那一般是怎么接呢?」
「接的时候demo准备好就可以,说穿了还是靠人脉,得要有录音师或是製片导演帮忙推,久了企业认识你,也就会比较稳定有案子,但广告配音员职业寿命也明显比戏班短,确实某个时期可能会很多人找,可是过了一两年就止步于此,慢慢查无此人的也很多。」
「问个现实的问题,录音录师久了是不是大概看就会知道谁有机会进圈,但会死很快,或是能够有机会稍微活久一点?」
「看交际更多吧,当然有些人是老天赏饭吃,但勤能补拙也可以,配音确实是能练出来的。」
「勤能补拙啊......说到这个就想到跟班,感觉就是花了时间也不见得有用,不成功就会变成纯粹浪费时间。」
她在报名培训班前就上网找过文章,知道台湾的配音圈是师徒制,并且还不是跟了班就一定能够成为配音员,光是看带就耗费了五六年光阴,全然没有机会上麦的人也大有人在。
「的确,所以最好设一个停损点,我个人是觉得一年,最多两年如果都没有熬出头的跡象,大概就是真的没吃这行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