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准备花时间在这上面。于是,接着论齐家。讲“父为子纲”其实就是齐家中的一伦。而夫妇之道,是齐家中最重要的。因为,夫妇,是组成家庭的基础。
那么夫妇之道是怎样的呢?
名可秀讲,孔子的儒学无论是修心,还是处家,还是为政,都是希望达到《中庸》的“致中和”境界,要做到“致中和”,就要“发而皆中节”,才能“谓之和”——夫妇之道也是如此。
那么怎样做到“发而皆中节”呢?
所以,孟子讲“夫妇有别”。“别”是什么呢?别是区分。区分什么呢?责任不相同。
古代的家庭是几代同居,在父亲没死之前,兄弟是不分家的,是一个家——大家里面有小家。
名可秀首先讲大家庭。
一个大家庭就好比一个缩小的国家,父亲是王,母亲是后,下面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是臣。君臣均要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各守各的本分,行事各有各的分寸,这个小国家才能和谐。否则,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丈夫不像丈夫,妻子不像妻子,这个家就失了纲了,乱了。
在大家里面有小家。男女结婚成为夫妇,就是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中,也是各有各的责任。男子要对家庭的经济承担责任。故而,男子主要打理外面的事务,赚钱养家。妻子则要相夫教子,一是帮助丈夫,二是担负起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即教养下一代。
《三字经》有道:“子不教,亲之过。”这个“亲”是指父母双亲。父亲经常在外,要承担养家的责任,在家中的时间不如妻子长,儿女多是随母亲长大。所以,母亲教养下一代的责任更大。为什么官宦之家娶媳妇都要重才德呢?因为媳妇以后要有能力扶助她的丈夫,要有德行和才学教养儿女。为什么说“慈母多败儿”呢?因为母亲不懂“中庸”啊——台下的人都笑了起来——不懂中庸就失了分寸,慈爱过度,那就败了子弟了,从这个方面也说明了母亲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论语》里讲“贤贤易色”啊,娶妻要娶贤德,不要重貎。当然品貎皆全是最好了,但是没那么好的事呀,品貎皆全就落你家——台下又笑起来——先贤讲,那就要择德而弃貎。现在很多人是反之而行啊,然后家不和了,就抱怨妻子无德,当初是谁选的呢?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啊——台下又笑——所以丈夫先无德了,不能抱怨妻子无德,这无德之人配无德之人,也算是“天作之合”嘛——台下大笑——但是儿子为什么重貎轻德呢,那是父母教育不好啊,父母为什么教育不好呢,那可能要归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