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了公共图书馆,像他出生的科尔多瓦城,就建有五座公共图书馆,而巴格达城中有三十多座,其中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就是“智慧宫”,虽然已经并入了逊尼派的尼采米亚大学,但是对所有穆斯林学者开放,馆内囊括了教义典籍、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学、贸易常用的簿记会计书等各类图书,藏书有四十万册,而最高时期的藏书是六十万册。据他所知,法蒂玛王朝在开罗的公共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达到了二百万册,的黎波里的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甚至达到三百万册。
大宋帝京的这座公共图书馆的初期馆藏书籍是八万册,不是藏书量最大的,但对路西德而言已经足够——馆内图书包含了哲学、历史、典章制度、自然科学、法学、文学、艺术、文字语言学、农学、商学、建筑学等各类书籍,通读其中主要书籍,就可以全面了解华夏文明。
但是,让路西德遗憾的是,军事、武器和一些技术类图书,比如他很感兴趣的活字印刷术、造船术、航海术等类书籍,都属于朝廷管制类,不在公共图书馆的书目之中。
至于图书馆内的外国译著路西德就没有花精力去阅读了,但是浏览书目后让他心惊:包括“希腊译著”“大食译著”“波斯译著”“埃及译著”“印度译著”……智慧宫翻译的希腊著作中有一百多部都能在这里见到宋译本,还有历代穆斯林学者的知名著作,以及他没有接触过的其他文明的经典。穆斯林曾经用了一百年的时间翻译传承希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梵语文明,而宋人只用了不到三十年时间就完成了相当于“智慧宫”一半的翻译量,估计再过二十年,就会超过智慧宫的译书量了。
取得这个成就的原因是大宋帝国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给翻译者的报酬是十分丰厚的,吸引了许多穆斯林阿訇和学者加入到其中,路西德在书目的译著者中见到了许多穆斯林名字,还有犹太人的名字,也有以“释”为姓的佛教僧侣,他们是梵语书籍的译著者。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宋帝国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术,使得这些译著能够很快大量成书,而智慧宫的书籍是采用抄写方式——虽然之后时代的穆斯林国家已经学到了唐朝人的雕版印刷术,但过程涂抹猪油却是不可接受的——抄书的时间花费远远多出印刷成书,而成本也高过印刷书,同样一部译著,智慧宫花在上面的财力更多。
但大宋帝国拥有的财富即使是大哈里法帝国时期也未必可及,大量财富投入使得知识的积累和创造都取得了十分快速的发展,路西德近乎是以嫉妒的心情来记录评述这个帝国在重视和鼓励知识与技术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