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浓郁,修炼一日千里,事半功倍,有的地方灵气稀薄,不适宜修炼。
历来各大宗门驻留之地,都贮藏灵脉,乃常人眼中的风水宝地。
斗转星稀,天地灵气亦会变动,流传久的宗门因此专门炼制出锁灵阵,不仅将宗门灵脉固定在此处,亦会移植搜来的灵植灵脉,蕴养灵气。
天长日久,蜀山如何不兴旺。
救人,道君觉得,这说法并不对,是蜀山长久以来兴旺,也至于落魄的根源。
掌握了救人的权力,也是害人的权柄,人心本就不是清正的,当掌握那么庞大的宗门,那么磅礴的力量,一句话令凡俗至高权柄都要为之避锋芒,怎么可能在世外清净度日。
无论蜀山,还是青城,都一样。
最开始是救人,最后只能让人被救。
以至于后头,争权夺利,谁能掌握最多的灵气和修士,谁就能真的与天同寿,就像蜀山和青城一样,传承数千年。
走上条错的不归路,无论如何繁盛绚丽,终究会败落。
道君时常看着满地的废墟,背后是多少人的性命与信仰。
往前数一千年,人人奋力修真,恨不得从娘胎起就结个金丹,从生到死,数千年的时光只为增长灵力,除此之外没有他物。
蜀山不允,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事情倒是还在做,也只是边缘的弟子领命,真传弟子挂个带队的名字罢了。
至于修炼,这实在是难以言喻的奇妙经历。
凡天地之物,无论有无生灵,大都有外在不同,内在相异。
落到修真上,自然有天资高低,领悟快慢之分。
就是毫无天资的人,在灵气丰富之地天长日久的待着,未尝没有大器晚成,修炼至一方大能,乃至飞升。
拜师的仪式,蜀山创立之初,并不兴跪拜那套规矩。
修道,天道自然,并未有这等尊卑礼法,不知何时起,尊卑传承比凡俗更根深蒂固。大约是修炼的诸般秘境与法术被先修炼的道君掌握之后的事情。
生行碑前放了四个孩子找来的四样东西,一枝桃花,一块碎石,一盆栽种在碎瓦里的草,还有一本残破的书。
入门仪式就是对着生行碑微微点头,道君吟唱一段符文,祷告天地,从此世上又有谁成为蜀山弟子。
几人心头颤动,伴着玄之又玄的感觉。她们知道了道君的姓名,盈川。
因道君说明她尚不够格担任师傅,便都称姑姑。
浓郁的乌黑色云彩一层一层剥去水墨,逐渐显露出光明来。
得道飞升的先辈们,在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