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乱世的动荡后,各个面黄肌瘦。
但他们的眼中却透出夺目的光彩,那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纵使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乱世了,却还是在看到这样期许的目光时,会忍不住情绪激荡。
可这股热血,却又转瞬间冷却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这是两千多年前的画面了。
马匹顺从地在御道上前进着,在进到城门没多久,便见到了一人在群臣的簇拥下,徐徐走来。那人面留美髯,鼻梁高耸,额头突出,多年前便被吕雉的父亲一眼相中,说是有龙颜之相。
他快步下马,已经无法回忆起当年此时的心情,只是按照周礼打算行跪拜之礼。
当然,这也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对方一个面子,尽管面前这人已经登基为皇,但也绝对受不住自己一拜。
果然刘邦快步抢上前,一把扶住了他的手臂,哈哈一笑便领着他朝大殿而去。
簇拥着他的若干功臣们,浑然没有臣子的自觉,大声说笑者,引吭高歌者,窃窃私语者均有。他冷眼旁观,发现刘邦的笑容有些僵硬,显然是对此极度不满,只是隐而未发矣。
登基仪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起,变得蒙眬而且虚幻,周围的声音也都混沌而且模糊,他站在那里浑浑噩噩,有些分不清自己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
他曾经梦想过无数回这样的场面,但现在,站在丹陛之上的,却不是他期待中的那个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有一句话非常清地传入到他耳中。
“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黄门令的声音极有穿透力,他每念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排众而出,躬身站在丹陛之下。他也如同木偶人一般,站在萧何的后面。
当年的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决定离开的呢?明明一开始还是很想为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做些实事的。
记忆有些混乱,他垂着头犹自思考着,忽然手上一沉,一块用朱砂书写的铁板落入了掌中。
“陛下剖符作誓,赐丹书铁契,于金匮石室之中,藏之宗庙……”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是了,是这时候开始的……
手里捧着锦盒的老板,看着人来人往的酒店大堂,不由得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看来这东西对他的影响,要比他想象得更深。
老板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一直走在他身侧的扶苏。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角度,因为在最久远的记忆中,他从来都是追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