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
林氏和罗夫人红了眼睛,一心想求方丈算卦,借此知晓她们孩子在边疆吉凶。
林氏正要开口,被温荣阻拦。温荣抿嘴道,“高僧所言有理,战场上不论圣朝将士亦或突厥人,皆人生父母养,触目虽凄凉。横竖一条命,只苦了家中白发苍苍、苦心牵挂的老人。”
方丈看着温荣,捋须道,“既然师弟无声息离开,王妃便不必担心。”
温荣蹙眉沉思片刻,“高僧与弟子是品茶论道,未谈及战事与边疆将士生死,想来是弟子愚钝,未能领悟高僧话中深意。”
方丈神情淡然,却带悲天悯人之像。方丈朝林氏和罗夫人说道,“温大郎与罗大郎,跟了一个好将军。”说罢方丈站起身,先朝温荣微微颌首,答谢了温荣亲自煮的茶汤后说道,“时辰不早,贫僧需领弟子做午课了,施主请便。”
在离开明光寺的马车上,罗夫人紧张地询问温荣先才方丈所言何意,无奈温荣亦是一头雾水,可为了安慰罗夫人,温荣勉强笑道,“罗夫人放心,照高僧所言,罗大郎一定平安无事。”
……
一天一天过去,温荣的思念虽越来越盛,可心却一点点平静下来,许是因为方丈的宽慰,温荣如今坚信李晟会回到她身边。
这日温荣终于收到来自边疆的消息,信封上署郑大娘的名字,温荣松口气,郑大娘抵达边疆了,虽比她预计的时间多了半月,可人平安就好。
温荣揭开信封,目光刹时变了,待看完信里内容,温荣猛地站起来,将在她身边伺候的绿佩吓一跳,“王妃怎么了?”
温荣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泪水涌在脸颊,嘴角又忍不住扬起。郑大娘子在信中说,晟郎和哥哥已在回京途中,皆重伤……可活着……就好……
温荣不明白为何郑大娘子的消息会先于朝廷,也不愿多想只迫不及待地做好接迎晟郎和哥哥的准备。
不知晟郎和轩郎受了什么伤,纵是伤了手臂或腿骨也无甚要紧,好生将养便是。
温荣自信一定会照顾好晟郎,只要晟郎陪在她身边,每天能听到晟郎的声音,就满足了。
等待李晟、温景轩的日子里,温荣也不再抄写经书和拜佛,而是进宫向卢瑞娘讨要药方子,回府又翻看了许多药典医籍,尝试做一些强身健体的药膳。
又过了一月,朝廷也收到战报,除了南贤王等人先行回京的消息,还有一封捷报,西突厥终于投降,同意退三十里地,并且年年朝贡。唯一噩耗是王节度使牺牲在雪山中,兵符交给了南贤王李晟。
除了琅琊王氏族人,盛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