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只有遇上大事要事才会放在朝堂上奏报,当面告知皇帝,并跟其他大臣一起讨论或者辩论——这就好比先交作业,再参与课堂讨论,如果前几次的“作业”里有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也会放到这一次的“课堂”上来一起讨论。
自几个月前夏侯宣抱上了皇帝大腿开始,每回皇帝上朝,他就在御书房整理奏折:先把所有折子粗粗扫一遍,分门别类摞好;在摞折子的过程中,夏侯宣同时也在思考折子里提到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于是下一道“工序”就是在每本奏折里夹小纸条,写上一些不逾矩的、恰当的小建议,又或者故作不懂地提一些能够“启发”皇帝的小问题——这样一来,皇帝下朝以后的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所以他能不喜欢这个贴心的“好女儿”么?
再加上夏侯宣提的小建议都颇为靠谱,久而久之,皇帝甚至依赖起了这种“看着参考答案做题”的感觉:还真别说,皇帝和大臣,都有点像学生,而且还说不准谁比谁更像学生,谁才是那个真正做决定的人……
整理好折子,等皇帝下朝后跟他交流交流,再一起吃个饭,就差不多是巳时末、午时初了。接下来皇帝要午休,而夏侯宣则是要打扮打扮,出宫相亲……哦不,相嫂子了。
——这年头的相亲模式当然不是一对未婚男女面对面地坐着,聊家庭聊职业聊工资聊爱好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在仆妇的陪伴下去大相国寺礼佛,而“相亲对象”也“十分偶然地”、“巧之又巧地”去到了大相国寺,两人互相见上一面,说几句诸如“小姐你手帕掉了”、“公子你扇子掉了”之类的没营养废话……
所以相亲实际上相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像夏侯卓那种纵欲过度的形象,有经验的仆妇都能看出来:事实上,那些仆妇才是一场相亲中真正的主角,回到家后,只消她们对主人家说上几句“那人一看就是个风流胚子”、“那人眼神乱瞟心术不正”之类的评价,一场亲事就差不多黄透了。
瑞妃也知道这些内情,所以她看到夏侯卓那样子脸就黑了,干脆不让他去相亲了。
而夏侯宣就不同了,看他的形象,这是一个多么积极向上、阳光俊美的好青年啊……不对,这明明是一个英姿飒爽、开朗友善的好姑娘,所以由他去“代兄相亲”,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况且夏侯宣是公主殿下,他跟陈家大小姐见面,自然用不着扭扭捏捏地说废话了,直接就可以手牵着手说悄悄话——做不成姑嫂也可以做手帕交嘛!
这不,夏侯宣一行人才到大相国寺,就被几个满眼放光的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