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伤疤,皮肤也不糙砺,便连头发也是乌黑油亮的——豪侠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豪”字,没有家底的贫民是做不了豪侠的,老兵和泼皮混混的身体也不可能保养得这么好。
“这位是我的谋士齐靖安,也是你的救命恩人,你把自己的情况跟他仔细地说一说,我帮不帮你,也要听他的意见。”夏侯宣说完这话,便不再多言,把主导权交给了齐靖安——这人是齐靖安救下的,夏侯宣这样做,正是表明了他对齐靖安的尊重和信任,也暗示了他并不介意齐靖安自作主张救人并且疏于禀告的行为。
心上人对他信任有加,齐靖安自是很高兴,所以他立时打起了全副精神来应对眼前的人和事,务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疑点。
齐靖安救下的这个人,名叫秦连横,可巧他还是齐靖安的老乡,陇西人。秦连横直言他是秦家商行的二爷,这个身份应该是真的:秦家商行的主人秦之纵是陇州几大豪富之一,他家里的情况在陇州几乎是人尽皆知,想冒充他的二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秦连横所说,因为秦家的生意有大哥掌管着,家里又不缺他的花销,所以他本人确如齐靖安所料,是个豪侠:他从小到大都以练武游猎为爱好,自十几岁起就开始拉着一帮兄弟仗剑纵马四方游——这样看起来,豪侠跟齐靖安这类四方游学的秀才还稍有几分相似之处呢。
不过豪侠和游学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豪侠们往往不爱读书、没有太多的学识,也不以出仕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大多数豪侠四周游走只是为了玩乐交友、潇潇洒洒,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追求,而游学的年轻人们大多还是想要做些实事的。
说实在的,豪侠的生活模式颇像纨绔子弟:只管花钱不管赚钱,反正家里钱多。但按秦连横所说,他既不欺男霸女,也不为非作歹,最多就是仗剑管管不平事,偶尔还会拿自己的钱去扶危济难,所以老百姓们并不把他称作纨绔,反而对他感官不错——这样的人,真可以算是豪侠的典型代表了。
然而,潇洒归潇洒、仗义归仗义,“豪侠”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名头。
“侠”这个字,在大部分的大魏上层人士看来,几乎是不含褒义的:侠以武乱禁,其中有钱、有人脉、名头也响亮的豪侠尤其麻烦,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晋升为一方豪强,搅得天下不太平——所以高官贵胄们怎么可能对豪侠持以友善态度?
事实上,如果说老百姓是喜欢豪侠多于纨绔的,那么达官贵人就恰恰相反了:他们宁愿这世上多一些欺压百姓的纨绔子弟,也不愿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