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六章 美满
新年初始,举国上下尚且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就被太上皇接连颁下的三道诏书给惊着了——
第一道诏书;太上皇直截了当地言明他此时已能说能写;而其三子夏侯卓在继位理政的短短数月之内便已尽显无能昏君之相;故;为国运计、为百姓计,太上皇决意复位为皇帝!
这道诏书的行文与内容都非常简洁;他老人家甚至没有多费口舌去细数夏侯卓的种种不堪之举,就麻利地夺回了皇权,根本不在意渡江南下的那个朝廷会不会激烈反驳;也不在意天下臣民们怎么看他,更不在意他所夺回的皇权有多大的实际效力……因为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太上皇颁下的诏书,和皇帝颁下的诏书,意义当然是不一样的。
以第一道诏书复位之后,他老人家连半口气都没喘,就更为麻利地颁下了第二道诏书,直白而果决地告诉天下人,他那打从一出生就被封为长公主的掌上明珠,实是男儿之身,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四子!故此,去其长公主封号,复为皇子身份,并改赐其名为宣。
就这样,夏侯宣的身份很自然地从公主转为了皇子。至于更多的内情,还重要么?那显然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他的皇帝老爹还是在诏书里简要解释了几句,用很平和也很淡然的态度,稍稍满足了天下人的好奇心——
他的儿子为什么会被当成女儿养大,那是因为儿子他娘的见识比较低,竟然相信了“双子不详”的无稽说法,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一码事,以致儿子自幼时起便无辜地背上了“欺君”的罪名,还要男扮女装,憋屈了十几年。好在儿子本人很争气,而且秉性正直、素有担当,一直抱着“将功折罪”的念头努力上进,终于立下赫赫战功,便诚恳地向他“请罪”。
但作为一个理智的君主和慈和的父亲,老人家表示他并不觉得儿子有罪,反而还算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所以他马上为儿子正名,将此事昭告天下。至于儿子他娘,那才是真的犯了欺君之罪,但念在她也是出于一片慈母之心,便既往不咎了。
至此,偷龙转凤之事可算是有了个定论,正式又合理的定论。
虽说这定论并不是毫无破绽,就比如说双生子于皇室而言究竟是不是不详的?可是拿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只有极蠢的人才会去计较这种“无伤大雅的细节”,大多数人都不会多想,而聪明人则会把这个问题忽略过去,就当是从没考虑过这么个无稽的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问题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再然后,不等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