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
“看来入府救人果然不行。”张存愤愤道。
自始至终,诸葛亮都未说话,他并不是在想什么救人的计策,而是在等一个契机,一个可以让他有计策可施的机会。只是三日过后,依然未有‘借力’的事发生。诸葛亮怕三人在富春的行踪暴露,决定不能再等,与其等待这个时机,不如创造一个机会。
富春街头突然留言四起,说有一道士卜出,‘满月’出生之子,且身有胎斑的襁褓之婴,今年运数不济,多灾多难。
街头闲话很快传入了黄婉贞耳中,巧的是,儿子诸葛恪正在病中,迟迟未见好转。黄婉贞命人备了斋饭准备第二日去为儿子求福。
“都是寺里的僧人放出的话,你不要全信。”诸葛瑾正在哄逗诸葛恪,听他哭声沉闷确实比别的孩童声音哑些,心底也是希望黄婉贞去为他祈福的,也就没在府内这一段非常时期对黄婉贞的出行干预阻止。
第二日,天已大亮,诸葛亮身着道服站在富春最大的一座庙堂门口,果然看到长史府的轿撵摇晃赶来。他找了处最不显眼的地方静等黄婉贞。
身边仆从、侍卫都等在庙外,黄婉贞只带了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入庙,样子极是虔诚。
“已别数年,姑娘一切可好。”一人忽然挡在黄婉贞面前,只因生的仙风道骨,黄婉贞在这等庙宇遇到并无太多惊讶之色。
“不知师父是否认错的人?”黄婉贞仔细打量面前之人,心中毫无印象。
诸葛亮近步提醒,“木姑娘贵人多忘事,不记得贫道也无妨。只是姑娘之病可有好些?”
黄婉贞恍然明白,此道长将她认成了木柯,马上解释道:“道长当真认错人了,我并非什么木姑娘。”正要抬脚起步,突闻诸葛亮一语,“姑娘就是。”
声音有些熟悉,她慢慢向前移着步子,心中思忖,猛地一惊停住了脚。诸葛亮见状,已经转身朝着庙里一处幽林走去。
“你们在这里等着。”黄婉贞吩咐其她人不得跟着,独自朝诸葛亮走去。
有交错树木遮挡,林外之人并不能看清已经并肩而立的两人。
“叔叔这样打扮,婉贞实在辨认不出。”黄婉贞朝诸葛亮微微行礼。
诸葛亮回拜,“见过嫂嫂。”
黄婉贞虚扶了一下,诸葛亮已经起身。
“叔叔这样打扮而来,婉贞已经猜出何意。只是想救她出来,叔叔需自己想法儿。”黄婉贞未等诸葛亮起话,便一口回绝。
“嫂嫂当真愿意木柯留在此地。”
“瑾愿意,婉贞便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