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王翦很客观,终究没说出“去了就不一定能回来”这种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武安君,能带着七万人马在楚国杀来杀去,连楚国国都都废了一个。
“那李斯,你来跟寡人说说……存韩可不可取啊?”
“回禀陛下,存韩之说,不可取之。秦之有韩,若人有腹心之患。韩虽臣于秦,然终为秦病。此理,臣已多次陈说。今韩非上存韩书,其谋若用,则秦必有函谷关之大患也……昔年五国诸侯攻韩,秦发兵以救。而韩国未尝报秦,非但屡为山东攻秦前军,更以种种谋术疲秦弱秦,其心其术可见矣……今《存韩书》犹以术计存韩,存韩之根,在引秦误入泥沼……若行,则为害之烈后患之大,恐无以补救也。是故,存韩之说万不可取,愿君上幸察臣说,无忽!”
嬴政听罢,没有说话,只是看了韩非一眼,便回到宫中。
没过多久,身为廷尉的李斯收到嬴政自宫中传来的王书。
这封王书,不但李斯收到了,全国人民都收到了。
“韩非者,韩国王族公子也,天下名士也,入秦谋弱秦存韩。先以水工弱秦,又上《存韩书》,欲引秦国大军向向楚向赵而战,恶意挑拨三国之间的关系。触法!是故,本王依法,拘韩非下狱。为明是非,特下书朝野并知会天下。秦王嬴政十一年夏。”
收到王书的全国人民表示,大王画风转变的太快,臣妾有些接受不来。
昨天还爱得凶猛而奇特,今天立马就喊打喊杀了。
其实不但全国人民很惊讶,李斯姚贾郑国这些不爽韩非的人也很惊讶啊,大王这是要杀韩非的节奏,可是……我们并没有想杀韩非啊,我们只是想将他驱逐出境,别待在秦国闹我们的心了。
☆、159|6。12第一更在此
有句话说的好,叫“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韩非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韩人,是韩国使者,嬴政却要以秦法来审判韩非,未免吓坏了一群人。
因为不管怎么说,韩非也是韩国公子,又是世上少有的贤者,随便杀文人贤者,很容易激起文人这个层次人的反弹,影响秦国对山东六国招贤的计划。
不过想一想,这个故事放在秦王身上,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历代秦王都是实用主义者,楚王都骗来秦国杀了一个,弄得楚国人愤怒的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声。
“大王杀贤,恐屡遭天下文人骂名。”
“韩非自许为贤者,却向大王献这种乱天下的计谋,何谈贤者?杀一人而平天下,可杀之!”
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