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传到南京,朝野俱惊,朱允文更是大怒,道:“耿炳文开国老将,竟一战而摧锋,以后怎么办?”
整个削藩几乎全由黄子澄与齐泰为朱允文谋划,现在危急时刻,自然也要他们出来说话。黄子澄便道:“长兴候年事已高,胜败乃兵家常事。臣举荐将门之后、曹国公李景隆为帅,圣上再调集大军五十万,以众击寡,必能克敌。”
曹国公李景隆乃是李文忠之子,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朱允文的表兄,正是朝中红人,最为朱允文所信任,黄子澄的意见可谓正合圣意。善于察颜观色的朝臣自然附和,于是朱允文赐李景隆通天犀带,并诏令这位大将有专征杀伐之权,统兵出征。大明对燕军的第二次北征又拉开序幕。
也就在这时候,镇守辽东的明将江阴侯吴高与耿瓛等人率军包围了燕军驻扎的永平。虽然错过了时机,已经造成耿炳文大军的完败,但是这一行动还是做出配合北征明军、南北夹击燕军的架式。
当孟飞龙一行回到北平的时候,燕王帐中被招集来诸将正对如何做好下一步作战争执不下。
第五卷 靖难之役 第三章 靖难之师12
负责前方指挥的张玉向大家介绍着这次明军的兵力及行军情况:“朱允文听了黄子澄引见,拜李景隆为帅,于德州合兵五十万,现已进住河间,不日即将兵临城下。”
众将皆是面有忧色。前有李景隆五十万兵马,后面明军进逼永平,腹背受敌,以己方区区数万之众,这仗怎么个打法?
燕王朱棣将众将神情全都看在眼里,听张玉讲罢,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似乎宽心大放的样子,道:“诸公多通兵史,可听闻过纸上谈兵的故事么?李九江(李景隆小名九江)膏粱小子,寡谋而骄傲,沉迷酒色未常习兵,非我灭他威风,此子赵括第二也!朱允文把五十万大军交给此人,自然是送来让我等坑杀的。”
李景隆从前带兵多于南方,北平诸将很少有人与他打过交道,自然不知他的底细。朱能便道:“王爷,纵然李景隆此人草包,可他拥兵五十万,手下不乏能征善战的大将,我们万万轻敌不得。”
朱棣自然明白,单凭自己几句话是无法打消部下的顾虑,便说:“诸公对李九江不很熟悉,本王却与他结交很久了,而且对他平日带兵彼为关注,所以才有刚才的一番话,并不是故意诋毁于他。李九江领兵不治,智信不足,气盛刚愎,仁勇俱无这些缺点我们暂时放在一边,不去考虑,就说他带着的五十万大军。明军多年以来派系林立,内部很是复杂,想必诸公心中都是有数,这五十万大军是齐泰东拼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