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眯眯的把卡伯里主编送出茶馆,一边与客人们打着招呼一边回到他的工作岗位,霍冬用眼神询问谈话结果,武松回他一个一切搞定的笑容。
下午的营业与往常一样,鼻烟壶依然静静的伫立在书柜里,没有一个被送出去,客人们虽不再围观,但书柜附近的那几张桌子依然最抢手,有的客人一坐就是一下午,看鼻烟壶的眼神就像在看最爱的情人。
临近打烊时间,客人们都走光了,收拾好店堂和后厨后糕点师和服务生他们也都走了,武松一边慢悠悠的算账一边等着艾默,霍冬也在整理厨房用品,原料这些东西随时用完随时要补充,所以每天都要记录一次原料使用情况。
艾默稍晚一点才来店里,看他步履匆匆的样子,似是从别的地方赶来,进门的时候还带着点气喘,霍冬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清水,他仰头就喝个精光,一抹嘴才从包里拿出带来的资料。
武松粗略的翻了翻后就又允诺出去一顿饭,艾默大方的收下,两人又聊了些闲话艾默就走了,然后武松和霍冬也关店回家。
第二天的早报上果然登出了他们的招聘广告,特别的醒目,占了广告版整整半版,当中还特别提到对简历的要求,顺便教应聘者怎么写一份合格的简历,而第五名的名字也第一次通过报纸正式的完整出现在读者的眼前,霍冬这些人看到报纸时想的却是他们那两张纸的内容印出来会有这么多吗?
而更醒目的还是一篇时政评论,内容正是昨天武松与卡伯里主编所讲的东西,主笔是个陌生的名字,写得那叫一个煽情,把罗尼河和那条即将开工的道路比作两条互为依存的生命线,极尽可能的列举一串本国人民每日所需的生活用品当中有哪些是从水路运上来的,以此来衬托出这条道路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用拉清单的方式讲这个工程怎么怎么耗资巨大,还把国库允诺拨付的金额数拿来作对比,轻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家拨款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工程款。
于是重头戏就来了,为了弥补奖金缺口,国道沿线的地方官肯定要为筹集资金出份力,可是地方财政也紧张,当年的预算早在年初就做好了,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工程款,眼看这条路开工在即却很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而且这条路又事关国家生存安全,因此为了能让工程早日开工,报纸号召所有的商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毕竟这条路一旦修成,最先得益的就是商人,他们的货物流通会更加的方便快捷。
“这主笔是谁啊,厉害啊,真真假假的事往上一堆,挺能吓唬人的,不过煽动性很好。”第五名看得直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