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维修站,维修人员都是工厂的技术员,一季度一轮换的在这里坐班服务顾客。
照相馆开张当天生意不比文具店差,客人们排队登记等待照相。旗舰用实验厂提供的材料赶做了三台新照相机和大量胶卷送下来,一台第五名他们留下自用,其它四台送到照相馆。
照相馆开了三个照相室,去美术市场买了几幅大型的风景画做成活动幕布,每个照相室布置成不同风格,这头一批光顾的客人们在每个照相室都照了一遍,期间各种笑声不断。
拍完了的客人觉得不过瘾还又预约上门拍照,那第四台照相机就派上了用场,结束了第一天的营业后一清点,手上的单子都排到了一周后。
当天的营业情况在下班后迅速由各位店长交至教会街10号,单子上写就的数字,真可谓是开张大吉生意兴隆。
第五名这群人当然不会满足于这点成绩,所谓做事做全套,才能不让人抓到漏洞和破绽。
照相馆用上了锅炉发电,自家宅子同样也运了个大锅炉过来,来自旗舰的电工在装完了照相馆后跑过来假模假样的也弄了一番,其实是把电线接入了蓄电池,另外再改装了一下灯绳而已。
就炉产生的那点电力,只够全屋照明,或者只开榨汁机一类的小电器,功率大一点的电器一概动不了。所以这么搞一下其实只是做个样子而已,电力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屋顶上的电池板和风电机,但外人不知道,只会以为就是锅炉发电机的作用。
电工们搞好了电线,定做的各种灯具也送到了,一楼各房间包括客厅和餐厅的所有灯具全部拆掉换上新灯具,院子里还安放了路灯。一拉灯绳,钨丝灯泡明亮温暖,天黑之后的院子也不再是漆黑一团了,亮灯的当天晚上就成了教会街上的一大景观,很多人在院门外好奇的张望。
“呼,总算告一段落了。”从三月到四月,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这会儿东倒西歪的长吁口气。
“就累了?怎么搞的?舒坦日子过太久了?真正要忙的时候才要开始呢。”第五名摆出了黄世仁的嘴脸。
“老板,又有什么新任务?”大家噌的跳起来立正站好。
“我们来了这么久一次宴会都没办,现在好机会,广发请帖,请客人们来欣赏电灯。”
“是!”
任务下达,迅速行动,当晚制订宴请名单,第二天可乐去找合作过的餐厅约厨师来家里做饭,其他人则在家中准备请帖,分批送出。
不算不知道,一算不得了,以第五名现在的人脉,这宴会要请的人还不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