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这里安然而退,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别人都打到自己家来,逼的自己快要家破人亡了,反秦联盟的主力大军卡在武关处,秦穆公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自然是率领秦军主力全军出击,以近乎疯狂的姿态,对着以齐国为首的反秦联盟大军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一边是以十万禁卫军为主力的六十万秦军,一边是以五万齐国禁卫军为主力的五十万反秦联盟,另外秦军还有隐藏在函谷关内的王龁统帅的十五万大军。
如此一来,秦军兵力足足有七十五万之巨,而反秦联盟只有五十万人。
一方兵多,一方兵寡;一方为保家卫国,士气高涨,奋勇直追,一方心忧后方国土,无意再战,且事故频发,屡战屡败,士气低落;一方指挥统一,万众一心,一方各自为阵,各怀鬼胎。
前者自然是秦穆公统帅的秦军,而后者则是齐桓公统帅的反秦联军,前者占据如此多的优势,后者占据如此多的劣势,在武关外发生的战斗一打响,秦军马上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而为了配合秦穆公作战,坐镇函谷关的白起留下五万人守关,自己则亲率三万多秦军去封锁反秦联军逃生的出口,将希望跳出秦国战场的反秦联军又狠狠的堵了回去。
“大王,联军的退路已经被堵死,想要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国内则面临着十万武军肆虐的威胁,根本无法调派更多的兵力过来支援。唯今之计,一是许以重利,向秦国投降求和,二是许以重利,向魏国、赵国求援,第三则是反身与秦军血拼,堵住出路的只有白起统率的三万秦军,以精锐冲击的话,不出两日便能打通退路,但如此一来的话,离开秦国需要的时间太多,我军可能会损失过半的兵力。”
树木茂密,石林繁多的崤山内,面色沉重的管仲,对着主位上眉头紧锁的齐桓公道。
“不算背叛的那两个国家,反秦联盟九国大军齐攻秦国一个国家,这一场战役,我不能,也不可能投降,向魏国和赵国求援吧。”
想也不想,去齐桓公道。
于是,齐桓公一边派出信使远走赵、魏两国求援,一边以武关为依据,与秦军主力纠缠,一边派兵猛攻堵住反秦联军出路的白起统率的三万秦军。
第二天,齐桓公派出的信使赶到魏国,面对齐桓公许下的重利,魏文侯直接选择了拒绝。
魏国连番两次打了败仗,兵力损失甚巨,现在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为那么一点利益而再次出兵秦国?
另外一名赶到赵国的信使,同样遭到了赵武灵王的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