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人风去过道宗的“鄱阳泉”,也去过真武宗的“洞庭泉”,因此,稍稍靠近后就感受到浓郁的灵气,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卧槽,真的是地支十二泉之一”,但很快,他就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简单的说就是“规则气息”。
天干地支,天支在彼岸,地支在大陆,天干十山,地支十二泉,不管是天干还是地支,都是支撑整个天地的框架所在。“天干不塌,地支不涸,天地循环,生生不息”,地支的重要性有很多,其中围地支而闭关则能参悟到“规则”,就是一个重要点。
无终泉的灵力虽然浓郁充沛,却没有“大道气息”,这就说明它并不是地支之一,但不能否认无终泉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在这个地方存在着一条刚刚复苏的“灵气脉”,灵气脉动仅有储量丰富的“灵气”,它还有“仙神篆”。
罡煞星三种气脉内有气核,也有可能孕育出气碑,灵气脉却是没有气核也没有气碑,但能孕育出“仙神篆”。据书籍记载,灵气脉原本没有“仙神篆”的,但天地环境恶化,灵族避走灵陆,灵气脉枯竭时,天地大运动将仙神篆吸纳、隐藏进干涸的灵气脉内。
气脉的形成最早是天然的,后来是天地环境恶化,天地大运动形成的独特空间。各种气大量聚集,再加上受外部环境的排斥而不得不浓宿,融合,形成了“脉”。气脉最外层与土地接壤,但会形成一层“气壁”,气壁隔阻了气的外泄,同时也形成封闭的气脉空间。
苗人风最早获得到的“气”来自于“气山”,气山不是气脉,它的形成仍然是天地环境恶化时天地运动的原因。就象无终山脉也是由于天地运动时,从整个世界四面八方聚集起大量的山石、最终形成一个植物为主的山脉。
气山的外层同样也能形成微弱的隔阻作用,但气仍然存在不断外泄的可能,因此,气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的消息。但气脉则不会,气脉是完全封闭的,要开发它,就需要打通“气壁”,然后将导气设备接入,避免气的大量外泄,所以,开发气脉是技术要求很高的业务。
苗人风对“仙神篆”的兴趣非常浓厚,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破解“仙神篆:穿梭。仙神篆:祈雨”,传送是“虚空翼”的道体特效,不是仙神篆融合虚空体形成的特效。如果虚空体一段就能融合一张仙神篆的话,苗人风目前拥有完整七段的虚空体,也就是说还能融合五张仙神篆。
仙神篆说白了就是具备规则的武学,它简单之极,只要拥有它,不需要长年累月对招式的演练,更不需要多么高的领导悟,只要把它融合了,想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