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物体的质量在一百万吨以内,只要在其内部爆炸,肯定没问题。”
“很好!”
“只是,我们要做的不是摧毁物体,而是改变物体的前进方向。”
“为什么?”
“哪怕物体的质量只有一百万吨,爆炸之后也会产生质量较大的碎片,而我们无法控制爆炸结果。从理论上讲,一块质量为十万吨的物体击中地球的话,对暴露人员与生态环境的摧毁范围相当于美国本土。”
“这……”
“只要拦截点足够远,且精确控制核弹头的引爆点,就能通过核爆炸改变物体的前进方向,让物体避开地球。”
谢尔盖耶夫点了点头,说道:“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制造的超级核弹头够用吗?”
“我不知道。”
“这……”
“我们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我只能进行猜测。只有在确定了小行星的最终速度,以及开始减速时与地球的距离,以及喷射物体的大小,才能计算出需要多少枚核弹头来拦截下有威胁的物体。”
“教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谢尔盖耶夫显然希望获得一些肯定的答复。
罗晋勇有点犹豫,毕竟他的话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他不想成为谢尔盖耶夫对付斯塔克的工具。
此时,其他几位总参谋长也盯着罗晋勇,他们同样想知道确切答案。
杨方烈咳了两下,暗示罗晋勇实话实说。
“我个人认为,超级核弹头越多越好。在我们知道需要多少核弹头的时候,肯定来不及制造更多的核弹头了。”
“很好!罗晋勇教授,太感谢你了。如果我们最终战胜了入侵的地外文明,哪怕我自己掏腰包,也会在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为你树立一尊等身金像。”谢尔盖耶夫显然对罗晋勇青睐有加,只是罗晋勇不大领情。“各位,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当务之急是制造更多的超级核弹头。”
所有人都猜到,谢尔盖耶夫会提出这个话题。
第九章 明争暗斗(下)
大规模制造两亿吨级超级核弹头,以及研制二十亿吨级核弹头属于“勇气行动”防御工程的一部分。
这项工程在两年前启动,是第一批防御工程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防御工程。
两年来,十个成员国花在行星防御理事会上的资金,有三分之一用在了“勇气行动”防御工程上。
对人类来说,核武器依然是最强大的武器。
哪怕在地外文明眼里,核武器就像原始人手里的石斧,可是对人类来说,在技术天花板的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