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那麽的从容与镇定。
在他们的心中,保护敬爱的统帅、捍卫军队的荣誉和追求自身的价值,这些目的已经上升为神圣的使命感,在每个人的身上爆发了起来,形成了惊人的战斗力。
这,就是风雨苏醒之前的景象。
当风雨恢复过来时,整个军队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斗志和完整的阵形。
在这样的平原上,面对著占压倒优势的呼兰骑兵,主将又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将军,敌人好像要把我们逼到城门那里去,迫使我们为他们开路!”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怯生生的对著自己心中景仰的主帅说道。在风雨晕倒的时候,百里锡派出了一个百人队,负责照顾安置在阵中的风雨、洛信和卓静雯,这个士兵就是其中一员。
风雨看了看眼前的局势,的确,在朝城门方向的压力减轻了,相反背著城门方向的压力却大大加强。
毫无疑问,哥舒行文准备利用自己的这支在城外的孤军来做他进攻伦玉关的先锋。这在战术上是十分可取的,面对著如此坚实的城墙,强攻只会徒曾伤亡,利用对手的人马作攻城的先锋则有效得多。
面对著自己这一方的亲人被敌人的刀枪驱赶著、作为人质冲到了面前,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心痛,至低限度会极大的打击防守方的士气和减低自己的伤亡。
如果向自己人射箭,无疑会让士兵感到十分犹豫,在政治上也会处於相当的被动;如果放任敌人冲过来,则又有了破城的危险。
先前,正是运用了这种战术,才轻易的冲到了伦玉关的城内。只是由於风雨和洛信的牵制,使白起争取到了时间;而呼兰这一方面却由於大队人马调动的不顺利以及攻城器具的没有及时跟上,不能对冲入城内的军队做出有效的支援,这才有了悲惨的失败。
有鉴於此,这个方法虽然冷血,但却十分有效。毕竟在战场之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作为一名将军他的职责本来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的伤亡,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战果。
所以要强令敌人不伤害自己,并以此对战争做出种种限制,真是一种十分可笑的逻辑。战争的本身就是要求无差别、超范围的削弱敌人保全自己。当然风雨并不是主张和赞成冷血的残杀无辜的人民并且为了胜利而不顾及任何人道上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只能出於将领的自觉,但并没有任何立场要求敌人也跟著遵守。
毕竟正义也好、道德也好,这一切的推行必须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後盾;自己的家园、荣誉和自由必须、也只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