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
何况,这个统治者显然并不好当。
迎头铺天盖地而来的,便是战后的一大堆烂摊子。
由于这是一场倾国之力的消耗战,因此战争对于领地的破坏,大得难以想像。
大面积的草原遭受了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的损害,大量的难民正在渴望着食物的接济,而战争留下的仇恨,更是让圣龙远征军的将士们,面临着一个随时都有可能遭遇袭击和暗杀的地狱。
虽然风雨为了应对这一天,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粮食,此刻正从帝国的内地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这是风雨最近五年来未雨绸缪的一部分。
虽然,李氏家族显然非常支持家族的年轻才俊,调集了一大批有着丰富商业和内政经验的官吏前来辅佐。
但是年轻的总督依旧焦头烂额。
毕竟,帝国本土的粮食只能够救急于一时,不能维持永久。
草原的人口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能够始终都依赖帝国的救助,否则呼兰帝国的被征服,很快将成为拖累帝国的大包袱,而不是帝国称雄天下的第一步。
因此,在风雨原本的计画中,帝国本土的财力支援,也最多维持到秋收,新领地的统治者,必须在秋收之前,为自己的领地谋求到稳妥的出路。
至于那些心怀仇恨的呼兰人,倒反而相对好解决很多!
凭借着在印月的经验,李逸如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草原的部落分成了几部分。
北方那些没有太多波及到战火的涂炭,相反因为帝国的救济而心怀感激的草原人,此刻成为了帝国拉拢的对象。
他们中的大批男儿,被征集到了军队之中,成为帝国的兵源,也是维持草原秩序的协助者。
同时他们的妇孺,则优先得到了帝国援助的牲畜和粮食,积极为秋天的收获而劳碌。
而南方,那些受到战火涂炭,几乎家家白幡悲歌的部落,帝国以十分猜忌的目光注视着、警惕着,同样抽取了他们的壮丁,却是调派到遥远的辽东、高丽、帝国本土,甚至印月,以他们的家人作为人质,督促他们为帝国作战。
而他们的家人,得到的援助被大大限制,除非他们的男人在战场上获取足够的功勋,方才能够改善他们的境遇。
剩下的,就是那些立下战功,获取了土地和庄园的圣龙将士。
虽然这些圣龙人的迁徙,将大大加强帝国对草原的控制。
但是,相对于如此辽阔的大草原,圣龙人口再多,也显得有些稀落。
而最让李逸如头疼的是,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